涇渭

ok8.org > 詞典 > 涇渭

(涇渭,涇渭)

1.指涇水和渭水。

《詩·邶風·谷風》“涇以渭濁,湜湜其沚”毛傳:“涇渭相入而清濁異。”

《史記·範雎蔡澤列傳》:“大王之國,四塞以為固,北有甘泉、谷口,南帶涇渭。”

三國魏曹植《贈丁儀王粲》詩:“山岑高無極,涇渭揚濁清。”
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情采》:“若擇源於涇渭之流,按轡於邪正之路,亦可以馭文采矣。”

唐杜甫《驄馬行》:“晝洗須騰涇渭深,夕趨可刷幽並夜。”

2.古人謂涇濁渭清(實為涇清渭濁),因常用“涇渭”喻人品的優劣清濁,事物的真偽是非。

《晉書·外戚傳·王濛》:“夫軍國殊用,文武異容,豈可令涇渭混流,虧清穆之風。”

唐劉知幾《史通·采撰》:“況古今路阻,視聽壤隔,而談者或以前為後,或以有為無。

涇渭一亂,莫之能辨。”

清和邦額《夜譚隨錄·崔秀才》:“胸中自有涇渭,皮裏自具《春秋》。”

《新華月報》1980年第9期:“他是非分明,有涇渭。”

阅读:1277

●涇渭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