轘轅
(轘轅,轘轅)
1.盤旋往還。形容道路環曲。
《管子·地圖》:“凡兵主者,必先審知地圖。轘轅之險,濫車之水……名都廢邑,困殖之地,必盡知之。”
尹知章註:“謂路形若轅,而又轘曲。
緱氏東南有轘轅道是也。”
宋梅堯臣《次韻和永叔對雪十韻》:“欺貧凍蓬蓽,增險想轘轅。”
2.山名,關口名。在河南。因山路有十二曲,盤旋往還得名。
《左傳·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使侯出諸轘轅。”
楊伯峻註:“轘轅,山名,在河南登封縣西北三十裏,又跨鞏縣西南。險道也。”
隋江總《南還尋草市宅》詩:“紅顏辭鞏洛,白首入轘轅。”
金元好問《秋望賦》:“瞻彼轘轅,西走漢京。”
清張尚瑗《仙霞關》詩:“王公守國天設險,崤函、轘轅自古崇。”
阅读:177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