馴狎
(馴狎,馴狎)
1.謂馴順可親近。
《梁書·孝行傳·韓懷明》:“有雙白鶴巢其廬上,字乳馴狎,若家禽焉。”
《舊唐書·褚旡量傳》:“俄有群鹿馴狎,不復侵害,旡量因此終身不食鹿肉。”徐珂《清稗類鈔·動物·孫爾異馴虎》:“已而虎長,竟馴狎如家畜。”
2.親近。
唐皇甫冉《答張諲劉方平兼呈賀蘭廣》詩:“野性難馴狎,荒郊自閉門。”
宋朱彧《萍洲可談》卷三:“初虞世和甫,名士善醫,公卿爭邀致,而性不可馴狎。”
章炳麟《五無論》:“假令政權墮盡,則犬馬異類,人猶馴狎而優容之,何有於人類。”
3.謂賞玩撫弄。
金元好問《續夷堅誌·石中龜》:“門人王守中,又欲刻碑以傳,召匠者攻石,石中得一龜,日在幾案間馴狎,如是百日。”
阅读:109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