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門
(法門,法門)
1.指王宮的南門。
《穀梁傳·僖公二十年》:“南門者,法門也。”
範寧註:“謂天子、諸侯皆南面而治,法令之所出入,故謂之法門。”
2.佛教語。指修行者入道的門徑。亦泛指佛門。
《法華經·序品》:“以種種法門,宣示於佛道。”
宋蘇軾《和文與可洋川園池·無言亭》:“慇懃稽首維摩詰,敢問如何是法門。”
清昭槤《嘯亭雜錄·善禪機》:“﹝憲皇﹞又以張紫陽雖道教,其《悟真外篇》實通禪理,並著歸入釋藏中以廣法門。”
3.途徑;方法。
宋陳亮《又乙巳秋書》:“此英雄豪傑所以自絕於門外,以為立功建業別是法門。”
清趙翼《甌北詩話·七言律》:“東坡出,又參以議論,縱橫變化,不可捉摸,此又開南宋人法門,然聲調風格,則去唐日遠也。”
茅盾《子夜》八:“我得了一個翻本的法門,特地來和你商量。”
阅读:119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