鷕
鷕字的筆畫:22畫;
I
y·o
〡ㄠˇ
〔《廣韻》以沼切,上小,以。〕
1.野雞鳴聲。
《詩·邶風·匏有苦葉》:“有瀰濟盈,有鷕雉鳴。”
毛傳:“鷕,雌雉聲也。”
馬瑞辰通釋:“毛傳特望文生義,因詩下言求牡,遂以鷕為雌雉聲耳,不知鷕本雉聲,不必定為雌雉聲。”
2.泛指禽鳥叫聲。
南朝梁範雲《貽何秀才》詩:“有鷕驚蘋芰,綿蠻弄藤蘿。”
唐元稹《大觜烏》詩:“呦鷕呼群鵩,翩翻集怪鴟。”
明徐渭《白鷴》詩:“有時囀喉中,鷕若嫋雲際。”
3.嘆息,慨嘆。參見“鷕氣”、“鷕鷕”。
II
xiào
ㄒ〡ㄠˋ
〔《集韻》胡了切,上篠,匣。〕
野雞。
漢揚雄《太玄·逃》:“見鷕踤於林,獺入於淵,征。”
清和邦額《夜譚隨錄·陳寶祠》:“二婢遂化雙雉,鷕鳴而作。”
阅读:129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