脫胎
(脫胎,脫胎)
1.道教語。謂脫去凡胎。
《參同契》卷下“形體為灰土,狀若明窗塵”蔣一彪集解引宋陳顯微曰:“及乎脫胎,則形體閃爍,如明窗日影射塵之狀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一○四回:“大凡成仙的人,或是肉身去的,或是脫胎去的。”
2.比喻此一事物由另一事物孕育變化而產生。
清曹寅《題廊前玉蘭》詩之一:“剖玉吹蘭自脫胎,司春辛苦護花臺。”
毛澤東《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》第一章第三節:“它們從封建社會脫胎而來,構成了新的社會階級。”
鄒韜奮《經歷》二九:“《生活周刊》社以及由它所脫胎的文化機關,都是合作社的性質。”
孫犁《秀露集·致鐵凝信二》:“我很喜歡你寫的童話,這並不一定因為你‘剛從兒童脫胎出來’。”
3.謂詩文等取法前人而化為己出。
清陳廷焯《白雨齋詞話》卷二:“西麓亦是取法清真……特面目全別,此所謂脫胎法。”
朱自清《陶詩的深度》:“陶詩意境及字句脫胎於《古詩十九首》的共十五處。”
4.我國製作漆器的一種方法。參見“脫胎漆器”。
5.瓷器名。凸印團花,刷以深淺不一的豆青色瑪瑙釉,光潤明亮,視之若無胎骨,故稱。始製於宋代汝州青器窯,後來的官窯亦有仿製品。
《紅樓夢》第四一回:“然後眾人都是一色的官窯脫胎填白蓋碗。”
阅读:107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