哀毀骨立
【成語】:哀毀骨立
【拼音】:āi huǐ gǔ lì
【解釋】:哀:悲哀;毀:損壞身體;骨立:形容極瘦,隻剩下骨架。舊時形容在父母喪中因過度悲傷而瘦得隻剩一把骨頭。
【出處】:《後漢書·韋彪傳》:“孝行純至,父母卒,哀毀三年,不出廬寢。服竟,羸瘠骨立異形,醫療數年乃起。”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德行》:“王戎雖不備禮,而哀毀骨立。”
【示例】:眾親戚已到,商量在本族親房立了一個兒子過來,然後大殮治喪。蘧公子~,極盡半子之誼。★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二回
【近義詞】:無腸可斷、哀毀瘠立
【反義詞】:笑逐顏開、哀而不傷
【歇後語】:王戎守靈
【英文】:be emaciated with grief at loss of one's parent
【成語故事】:古代有名的孝子王戎與和嶠兩人同時喪父母,和嶠按照風俗習慣,守孝三年,神氣絲毫沒有損傷。而王戎則不同,他在父母的靈前搭了一個小棚,整天陪伴父母的靈,十分傷心,而且吃的很少,整個身體變成骨瘦如柴,三年後經很長時間調養才恢復
亦作“哀毀瘠立”。
形容因居親喪悲損其身,瘦瘠如骨骸支立。語本《後漢書·韋彪傳》:“父母卒,哀毀三年……服竟,羸瘠骨立異形。”
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德行》:“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……王戎雖不備禮,而哀毀骨立。”
唐張鷟《朝野僉載·補輯》:“﹝崔渾﹞丁母艱,勺飲不入口,哀毀瘠立。”
阅读:151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