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竈

ok8.org > 詞典 > 陶竈

1.古代燒製陶器的土窯。

漢王充《論衡·無形》:“五行之物,可變改者,唯土也。埏以為馬,變以為人,是謂未入陶竈更火者也。”

《宋書·徐羨之傳》:“羨之回還西州,乘內人問訊車出郭,步走至新林,入陶竈中自剄死,時年六十三。”

《禮記·月令》“﹝季夏之月﹞其祀中霤”唐孔穎達疏:“古者窟居,隨地而造。若平地則不鑿,但累土為之,謂之為複。若高地則鑿為坎,謂之為穴,其形皆如陶竈。”

2.用黏土壘成的土竈。

郭沫若《中國史稿》第一編第二章第二節:“在掘地為竈的同時,又製造了配套使用的陶竈,由於可以自由搬動,炊事就更方便了。”

唐天際《難忘的行程》:“他點點頭:‘好嘛,你坐下來歇歇吧。’然後在臨時壘的陶竈前,一面加柴禾,一面又對我說:‘現在路很難走呀!土匪很多。’”

阅读:1186

●陶竈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