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
朱字的筆畫:6畫;
(參見硃)
I
zhū
ㄓㄨ
〔《廣韻》章俱切,平虞,章。〕
1.大紅色。比絳色(深紅色)淺,比赤色深。古代視為五色中紅的正色。
《詩·豳風·七月》:“我朱孔陽,為公子裳。”
《論語·陽貨》:“子曰:‘惡紫之奪朱也。’”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:“朱,正色。紫,間色。”
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孟夏之月﹞乘朱路,駕赤騮,載赤旂,衣朱衣。”
孔穎達疏:“色淺曰赤,色深曰朱。”
唐韓愈《衢州徐偃王廟碑》:“得朱弓赤矢之瑞。”
周立波《張潤生夫婦》:“副隊長的臉上飛朱了。”
2.染成或塗成大紅色。
《後漢書·劉盆子傳》:“崇等欲戰,恐其眾與莽兵亂,乃皆朱其眉以相識別,由是號曰‘赤眉’。”
《太平廣記》卷三○九引唐薛用弱《集異記·蔣琛》:“朱其額,青其足。”
清俞樾《茶香室續鈔·紅船白船》:“聖祖登極後,訪得之,無子,官其姪,並封其舟而朱之。”
3.紅色之物。指胭脂之類。
戰國楚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賦》:“東家之子,增之一分則太長,減之一分則太短;著粉則太白,施朱則太赤。”
《元人小令集·一錠銀過大德樂·雙姬》曲之二:“弄粉調朱試罷曉妝,瀟灑似江梅,妖嬈勝海棠。”
清徐士鑾《宋艷·駁辨》:“行雨行雲今是夢,施朱施粉未相宜。”
4.紅色之物。指紅色印綬。
《後漢書·宦官傳論》:“若夫高冠長劍,紆朱懷金者,布滿宮闈。”
李賢註引李軌曰:“朱,朱紱也。金,金印也。”
5.紅色之物。指紅色官服。
《南史·蕭穎胄傳》:“高帝謂赤斧曰:‘穎胄輕朱被身,覺其趨進轉美,足慰人意。’”
6.硃砂。
《周禮·考工記·鍾氏》:“染羽,以朱湛丹秫,三月而熾之。”
戴震《考工記圖》引徐昭慶曰:“朱,硃砂也。”
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金石·銀硃》:“昔人謂水銀出於丹砂,鎔化還復為朱者,即此也。”
7.指南方。古代以五色配屬五方,朱色屬南方。
《論語·陽貨》“惡紫之奪朱”宋邢昺疏:“朱是南方正,紅是南方間。南為火,火色赤。”參見“朱方”。
8.煮熟。參見“朱弦”。
9.木名。
《說文·木部》:“朱,赤心木也。”
明李夢陽《雜詩》之三:“朱樹藹閑榭,奇巧媚荒淫。”
聞一多《古典新義·釋朱》:“赤心即棘心,亦即刺……赤心木,猶言有刺之木。”
10.通“珠”。參見“朱履客”。
11.通“侏”。參見“朱儒”、“朱愚”。
12.姓。
13.“硃”的簡體字。
II
shū
ㄕㄨ
〔《集韻》慵朱切,平虞,禪。〕
見“朱提”。
阅读:186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