姻
姻字的筆畫:9畫;
yīn
〡ㄣ
〔《廣韻》於真切,平真,影。〕
1.結親的男家,指夫或夫之父。
《詩·小雅·我行其野》:“不思舊姻,求爾新特。”
鄭玄箋:“婿之父曰姻。”
陳奐傳疏引《白虎通·嫁娶》:“姻者,婦人因夫而成,故曰姻。
《詩》雲‘不惟舊姻’,謂夫也。”
《左傳·定公十三年》:“荀寅,範吉射之姻也。”
杜預註:“婿父曰姻。
荀寅子娶吉射女。”
2.妻或妻之父。
《禮記·經解》:“昏姻之禮。”
鄭玄註:“婿曰昏,妻曰姻。”
《左傳·昭公九年》“王有姻喪”孔穎達疏引漢服虔雲:“婦之父為姻。”
3.泛指由婚姻關係結成的親戚。
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:“弦子奔黃,於是江、黃,道、柏方睦於齊,皆弦姻也。”
杜預註:“姻,外親也。”
晉庾亮《讓中書令表》:“悠悠六合,皆私其姻者也。”
宋司馬光《玉城縣君楊氏墓誌銘》:“六子亦相親愛如一,雖中外族姻,莫知其為異母也。”參見“姻親”。
4.對姻親親愛。
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二曰六行:孝、友、睦、姻、任、恤。”
鄭玄註:“姻,親於外親。”
5.婚姻;結親。
《後漢書·逸民傳·戴良》:“良五女並賢,每有求姻,輒便許嫁。”
南朝齊王儉《褚淵碑文》:“漢結叔高,晉姻武子,方斯蔑如也。”
宋沈括《夢溪筆談·人事一》:“廷式使人申前好,而女子之家辭以疾,仍以傭耕,不敢姻士大夫。”
阅读:138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