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氣
(生氣,生氣)
1.道教認為,從半夜至次日中午之氣為“生氣”。區別於從日中至半夜之“死氣”。
晉葛洪《抱樸子·釋滯》:“夫行氣當以生氣之時,勿以死氣之時……死氣之時,行氣無益也。”
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季春之月﹞是月也,生氣方盛,陽氣發泄,句者畢出,萌者盡達,不可以內。”
《韓詩外傳》卷一:“故不肖者精化始具,而生氣感動,觸情縱欲,反施亂化,是以年壽亟夭而性不長也。”
《新唐書·王綝傳》:“方春木王,而舉金以害盛德,逆生氣。”
明謝肇淛《五雜俎·人部二》:“葬地大約以生氣為主,故謂之龍經。”
2.使萬物生長髮育之氣。
晉葛洪《抱樸子·釋滯》:“夫行氣當以生氣之時,勿以死氣之時……死氣之時,行氣無益也。”
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季春之月﹞是月也,生氣方盛,陽氣發泄,句者畢出,萌者盡達,不可以內。”
《韓詩外傳》卷一:“故不肖者精化始具,而生氣感動,觸情縱欲,反施亂化,是以年壽亟夭而性不長也。”
《新唐書·王綝傳》:“方春木王,而舉金以害盛德,逆生氣。”
明謝肇淛《五雜俎·人部二》:“葬地大約以生氣為主,故謂之龍經。”
3.活力;生命力。
唐司空圖《二十四詩品·精神》:“生氣遠出,不著死灰。”
清龔自珍《己亥雜詩》之一二五:“九州生氣恃風雷,萬馬齊瘖究可哀。”
毛澤東《反對黨八股》:“由於我們沒有努力學習語言,古人語言中的許多還有生氣的東西我們就沒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。”
4.氣概昂揚。
《國語·晉語四》:“未報楚惠而抗宋,我曲楚直,其眾莫不生氣,不可謂老。”
清劉道開《嶽廟》詩:“才過張韓天若忌,心同龍比主難孚。金戈鐵馬公生氣,綠水青山宋舊都。”
5.活人的氣息、精氣。
《後漢書·陳龜傳》:“孤兒寡婦,號哭空城,野無青草,室如懸磬,雖含生氣,實同枯朽。”
唐曹鄴《過白起墓》詩:“夷陵火焰滅,長平生氣低。”
《七國春秋平話》卷下:“傲等正拜告間,驀聞哮吼一聲,向傍洞裏,兩隻白頭大蟲,聞有生氣,大蟲出。”
清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姑妄聽之四》:“男鬼不能攝人精,則殺人而吸其生氣,均猶狐之採補耳。”
6.用以指生靈。
《陳書·世祖紀》:“梁室多故,禍亂相尋,兵甲紛紜,十年不解,不逞之徒虐流生氣,無賴之屬暴及徂魂。”
7.猶元氣。
《難經·八難》:“寸口脈平而死者,生氣獨絕於內也。”
郭沫若《一隻手》二:“隻因為受傷過重而且出血過多,他的生氣一時還不能夠恢復轉來。”
8.空氣。
鄭觀應《盛世危言·開礦》:“開礦機器亦以比國所造為良。大要有三:一為註生氣之器,一為戽水之器,一為拉重舉重之器。”
9.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。
宋範仲淹《與中舍書》:“緣三哥此病,因被二婿煩惱,遂成咽塞……今既病深,又憂家及顧兒女,轉更生氣,何由得安。”
清沈覆《浮生六記·坎坷記愁》:“如攜婦別居,勿使我見,免我生氣足矣。”
巴金《利娜·第九封信》:“說起來也叫人生氣,他一眼也不看我,他甚至把我推開一點。”
10.指儲藏量。
明宋應星《天工開物·銀》:“凡銀中國所出,浙江、福建舊有坑場……皆稱美礦。其他難以枚舉。然生氣有限,每逢開採,數不足,則括派以賠償。”
阅读:143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