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鼎

鼎字的筆畫:12畫;

d·ng

ㄉ〡ㄥˇ

〔《廣韻》都挺切,上迥,端。〕

1.古代炊器,又為盛熟牲之器。多用青銅或陶土製成。圓鼎兩耳三足,方鼎兩耳四足。盛行於商周。多用為宗廟的禮器和墓葬的明器。

《周禮·秋官·掌客》:“鼎簋十有二。”

鄭玄註:“鼎,牲器也。”

《儀禮·士冠禮》:“若殺則特豚,載合升,離肺實於鼎。”

鄭玄註:“煮於鑊曰亨……在鼎曰升,在俎曰載。”

唐杜甫《槐葉冷淘》詩:“入鼎資過熟,加餐愁欲無。”

《紅樓夢》第三回:“大紫檀雕螭案上設著三尺多高青綠古銅鼎。”

2.相傳夏禹鑄九鼎,歷商至周,為傳國的重器。後遂以指代國家政權和帝位。

《左傳·宣公三年》:“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。

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。對曰:‘在德不在鼎……桀有昏德,鼎遷於商,載祀六百。

商紂暴虐,鼎遷於周,德之休明,雖小,重也。其姦回昏亂,雖大,輕也。’”明郎瑛《七修類稿·天地三·天目山》:“未幾,宋鼎果移,此固天地之大數,亦有關於山川之氣耳。”

陳毅《贛南遊擊詞》:“賊子引狼輸禹鼎,大軍抗日渡金沙,鐵樹要開花。”

3.古時烹殺罪人的刑具。

《史記·季布欒布列傳》唐司馬貞述贊:“赴鼎非冤,誠知所處。”

唐白居易《詠史》:“秦磨利刀斬李斯,齊燒沸鼎烹酈其。”

4.煉丹煮藥之器。

唐韓愈《故太學士博士李君墓誌銘》:“其法以鈆滿一鼎,按中為空,實以水銀,蓋封四際,燒為丹沙雲。”

5.卦名之一。巽下離上。去故取新之象。

《易·鼎》:“鼎,元吉,亨。彖曰:鼎,象也。以木巽火,亨飪也。”

《易·雜卦》:“革,去故也。鼎,取新也。”

王弼註:“鼎者,取新成變者也。革去故而鼎成新。”

6.引申為更新。參見“鼎新革故”。

7.顯赫,盛大。參見“鼎族”、“鼎貴”。

8.比喻三公、宰輔、重臣之位。

《後漢書·陳球傳》:“公出自宗室,位登臺鼎。”
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程器》:“孔光負衡據鼎,而仄媚董賢。”

明沈德符《野獲編·科場二·北場口語之多》:“辛卯則馮臨胊為政,時負海內重望,自愛其鼎。”

9.指地位和功名。

明沈德符《野獲編·禮部一·國初蔭敘》:“﹝世胄子弟﹞非甚不肖,猶自愛其鼎。”

清嚴有禧《漱華隨筆·忍庵先生》:“當自愛其鼎,勿同乎流俗。”

10.比喻三方並立之勢。參見“鼎立”、“鼎足”。

11.最,頂。

明馮惟敏《仙子步蟾宮·十劣》曲:“這兩點怕不是鼎,那一塊也欠十成。”參見“鼎能”。

12.量詞。

《管子·輕重乙》:“其有親戚者,必遺之酒四石,肉四鼎。”

《英烈傳》第十二回:“那廟前路臺上,原鑄有鐵鑪一鼎。”

13.副詞。表示正在進行或正處於某種狀態。相當於“正”、“正當”、“方”。參見“鼎盛”、“鼎來”。

14.姓。

宋有鼎澧。見《奇姓通》。

阅读:2319

●鼎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