鄉閭

ok8.org > 詞典 > 鄉閭

(鄉閭,鄉閭)

1.古以二十五家為閭,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,因以“鄉閭”泛指民眾聚居之處。

《管子·幼官》:“閒男女之畜,修鄉閭之什伍。”

《南齊書·禮誌上》:“郡縣有學,鄉閭立教。”

宋王安石《原教》:“夫婦者無失其為夫婦也,率是也有賞,不然則罪,鄉閭之師,族酇之長。”

2.家鄉;故裏。

三國魏阮籍《大人先生傳》:“少稱鄉閭,長聞邦國。”

宋曾鞏《應舉啟》:“足跡不遊於場屋,姓名不署於鄉閭。”

元秦竹村《行香子·知足》曲:“壯歲鄉閭,養誌閑居。”

清朱彜尊《題張上舍劭竹林獨坐圖》詩:“十年不對鄉閭竹,垞北垞南思殺人。”

3.鄉親;同鄉。

《後漢書·朱俊傳》:“俊以孝致名,為縣門下書佐,好義輕財,鄉閭敬之。”

《舊唐書·高季輔傳》:“醜言過行,見嗤於鄉閭;忘義私昵,取擯於親族。”

宋蘇轍《巢谷傳》:“予以鄉閭,故幼而識之。”

明無名氏《白兔記·祭賽》:“鄉閭來朝賀,社戶保災非。”

阅读:1407

●鄉閭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