隘
隘字的筆畫:12畫;
I
ài
ㄞˋ
〔《廣韻》烏懈切,去卦,影。〕
1.狹窄;狹小。
《左傳·昭公三年》:“初,景公欲更晏子之宅,曰:‘子之宅近市,湫隘囂塵,不可以居,請更諸爽塏者。’”杜預註:“隘,小。”
楊伯峻註:“隘,狹小。”
唐韓愈《嶽陽樓別竇司直》詩:“軒然大波起,宇宙隘而妨。”
清戴名世《唐西浦記》:“又行數十步至唐西浦,來徑甚隘,至此地開數畝,高高下下,樹數百株,竹數千個。”
毛澤東《如夢令·元旦》詞:“寧化、清流、歸化,路隘林深苔滑。”
2.險要處。
《左傳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勍敵之人,隘而不列,天贊我也。”
杜預註:“言楚在險隘,不得陳列,天所以佐宋。”
晉左思《蜀都賦》:“一人守隘,萬夫莫向。”
《明史·忠義傳二·王鈇》:“乃用小艇數十躡倭,倭夾擊之隘中,獨耆長數人從,皆力鬥死。”
3.指人氣量褊狹,見識短淺。
《孟子·公孫醜上》:“伯夷隘,柳下惠不恭,隘與不恭,君子不由也。”
趙岐註:“伯夷隘,懼人之汙來及己,故無所含容·言其大隘狹也。”
《南史·張弘策傳》:“國權當歸江劉。而江甚隘,劉又闇弱。”
清章學誠《文史通義·書〈靈壽縣誌〉後》:“陸氏以削而不載,示其衛道,何所見之隘乎?”毛澤東《向國民黨的十點要求》:“待人以誠而去其詐,待人以寬而去其隘。”
4.窮困;窘迫。
《莊子·讓王》:“陳蔡之隘,於丘其幸乎!”
《荀子·王霸》:“生民則致貧隘,使民則綦勞苦。”
漢劉向《新序·雜事四》:“此言常思困隘之時,必不驕矣。”
5.通“溢”。充盈;堆積。
唐杜甫《草堂》詩:“城郭喜我來,賓客隘村墟。”隘,一本作“溢”。
唐耿湋《登鍾山館》詩:“野市魚鹽隘,江村竹葦深。”
宋汪莘《好事近》詞:“夾岸隘桃花,花下蒼苔如積。”
II
è
ㄜˋ
通“阨”。
1.阻止。
《戰國策·楚策二》:“太子辭於齊王而歸,齊王隘之。”
鮑彪註:“隘猶阻。”
吳師道補正:“隘,從阨音。”
宋蔣捷《賀新郎·約友三月旦飲》詞:“雲隘東風藏不盡,吹艷生香萬壑。”
清方苞《秦仲高墓表》:“貞女請代夫承重奉祖姑,父母隘之,不可,遂歸秦氏。”
2.隔絕。
《戰國策·東周策》:“三國隘秦,周令其相之秦,以秦之輕也,留其行。”
鮑彪註:“隘,謂隔絕之。”
3.限制;控制。
《管子·國蓄》:“先王知其然,故塞民之羨,隘其利途。”
宋蘇軾《書韓幹〈牧馬圖〉》詩:“南山之下,汧渭之間,想見開元天寶年,八坊分屯隘秦川。”
4.引申為隱瞞。
宋蘇軾《聖散子敘》:“巢初授余,約不傳人,指江水為盟。余竊隘之,乃以傳蘄水人龐君安時。”
阅读:134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