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音
1.梵唄。
南朝梁慧皎《高僧傳·經師論》:“詠經則稱為轉讀,歌讚則號為梵音。”
唐宋之問《奉和幸三會寺應制》:“梵音迎漏徹,空樂倚雲懸。”
明何景明《再至寺》詩:“古壁棲金象,花宮出梵音。”
清袁於令《西樓記·捐姬》:“聽松風梵音,偶來蕭寺,看他疏寫千張紙。”
李涵秋《廣陵潮》第六七回:“一面命小和尚替太太們點齊香燭,請大家拜佛。霎時鐃鈸叮當,梵音高唱。”
2.佛教謂大梵天王所出的音聲。亦指佛、菩薩的音聲。
《法苑珠林》卷四九:“何等為五:一者其音正直,二者其音和雅,三者其音清徹,四者其音深滿,五者周遍遠聞。具此五者,乃名梵音。”
《三藏法數》卷三二:“梵音者,即大梵天王所出之聲,而有五種清凈之音也。”
3.猶梵語。亦泛指印度的語言。
唐黃滔《靈山塑北方毗沙門天王碑》:“夫毗沙門,梵音,唐言多聞也。”
五代齊己《贈念<法華經>僧》詩:“更堪誦入陀羅尼,唐音梵音相雜時。”
明王鏊《震澤長語·音韻》:“華音論讀,必以一音為一讀;梵音論諷,雖一音,而一音之中,自有抑揚高下。”
郭沫若《文藝論集·太戈爾來華的我見》:“我雖然不曾躬聆他的梵音,但是我在印刷物上看見過他《從印度帶去的使命》。”
阅读:108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