豐
簡體豐字的筆畫:4畫;繁體豐字筆畫:18畫。
(豐,豐)
fēng
ㄈㄥ
〔《廣韻》敷隆切,平東,敷。〕
亦作“豊”。
1.古代承放爵、觶的禮器。
《儀禮·鄉射禮》:“司射適堂西,命弟子設豐。”
鄭玄註:“設豐,所以承其爵也。豐形蓋似豆而卑。”
元姚燧《千戶所廳壁記》:“奠觶有豐,糾過有撲。”
2.大;高大。
《易·序卦》:“豐者,大也。”
唐李翰《蘇州嘉興屯田紀績頌》序:“有白雀集於高豐屯稟,蓋大穰之徵也。”
3.增大;擴大。
《左傳·哀公元年》:“今吳不如過,而越大於少康,或將豐之,不亦難乎?”
《後漢書·班固傳上》:“樹中天之華闕,豐冠山之朱堂。”
唐陳鴻《廬州同食館記》:“陶瓦於原,伐木於山,磨舊礎,築新墉,迺豐賓堂,迺峨前軒。”
4.茂盛。參見“豐草”。
5.濃密。
南朝宋鮑照《臨川王服竟還田裏》詩:“豐霧粲草華,高月麗雲崿。”
6.厚;使豐厚。
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樹於有禮,艾人必豐。”
韋昭註:“豐,厚也。”
晉陸機《辨亡論下》:“卑宮菲食,以豐功臣之賞;披懷虛己,以納謨士之筭。”
宋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卷一:“處高位而妨賢,享厚祿以豐己。”
7.盛多。多指事物的數量。
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七年》:“民易資者不求豐焉,明征其辭。”
杜預註:“不詐以求多。”
《呂氏春秋·當染》:“從屬彌眾,弟子彌豐。”
唐韓愈《至鄧州北寄山襄陽於相公書》:“豐而不餘一言,約而不失一辭。”
明朱衡《道南源委·陳公德豫》:“會外國僧人入覲,錫予甚豐。”
魯迅《仿徨·幸福的家庭》:“投稿的地方,先定為《幸福日報》社,因為潤筆似乎比較的豐。”
8.謂使多。
《後漢書·胡廣傳》:“是以臣竭其忠,君豐其寵。舉不失德,下忘其死。”
明貝瓊《乙巳除夕》詩:“管葛樹功名,孔顏豐道德。”
9.豐足;豐裕。
《淮南子·主術訓》:“歲登民豐,乃始縣鐘鼓,陳幹戚。”
晉葛洪《抱樸子·詰鮑》:“昔文景之世,百姓務農,家給戶豐。”
宋朱弁《曲洧舊聞》卷二:“君儉則國豐,國豐則民富而壽。”
清譚嗣同《論湘粵鐵路之益》:“物豐財阜,政通人和。”
10.謂使豐足、豐裕。
《國語·晉語一》:“義以生利,利以豐民。”
漢蔡邕《釋誨》:“天隆其祐,主豐其祿。”
宋範成大《祭竈詞》:“雲車風馬小流連,家有盃盤豐典祀。”
明梁寅《擬祭告天地樂章·上帝終獻》:“豐我粢盛,潔我豆觴。”
11.富饒。
《文選·張衡〈西京賦〉》:“徒以地沃野豐,百物殷阜。”
薛綜註:“豐,饒也。”
三國魏何晏《景福殿賦》:“豐侔淮海,富賑山丘。”
晉左思《吳都賦》:“繞霤未足言其固,鄭白未足語其豐。”
12.豐收。
《管子·五行》:“歲農豐,年大茂。”
漢王符《潛夫論·本政》:“陰陽和則五穀豐。”
晉束晰《補亡詩·華黍》:“靡田不播,九穀斯豐。”
清譚嗣同《論湘粵鐵路之益》:“有鐵路以為轉運,豐則糶,歉則糴,穀價自可常平,而賑濟豈憂無及乎?”
13.豐滿。多指體態。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風骨》:“夫翬翟備色,而翾翥百步,肌豐而力沈也。”
《趙飛燕外傳》:“豐若有餘,柔若無骨。”
宋範成大《吳船錄》卷下:“惟隋殿後壁十仙像為奇筆,豐臞妍怪,各各不同。”
清袁樹《水仙花》詩:“步憐洛女神無影,休笑楊妃體太豐。”
14.謂使豐滿。
三國魏曹植《求自試表》:“如微才弗試,沒世無聞,徒榮其軀而豐其體……此徒圈牢之養物,非臣之所誌也。”
清閻爾梅《誄先帝九章》之三:“既槃爾根,亦豐爾羽。”
15.莞草。參見“豐席”。
16.地名。
周國都名。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南。
《書·武成》:“王來自商,至於豐。”
孔穎達疏:“豐……文王舊都也。”參見“豐鎬”。
17.地名。
秦沛縣之豐邑,漢置縣。今江蘇省徐州市豐縣。
《漢書·高帝紀上》:“高祖,沛豐邑中陽裏人也,姓劉氏。”
顏師古註:“應劭曰:‘沛,縣也。
豐,其鄉也。’孟康曰:‘後沛為郡而豐為縣。’師古曰:‘沛者,本秦泗水郡之屬縣。
豐者,沛之聚邑耳。’”
18.傳說中的古侯國名。參見“豐侯”。
19.《易》六十四卦之一。卦象為離下震上。參閱《易·豐》。
20.姓。
春秋時魯有豐愆。見《左傳·昭公二十一年》。
阅读:130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