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遇

遇字的筆畫:12畫;

I

ㄩˋ

〔《廣韻》牛具切,去遇,疑。〕

1.相逢;不期而會。

《書·胤征》:“入自北門,乃遇汝鳩、汝方。”

孔傳:“不期而會曰遇。”

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“還至栗,遇剛武侯,奪其軍。”

唐韓愈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又四年,吾往河陽省墳墓,遇汝從嫂喪來葬。”

2.遭受;遇到。

《左傳·隱公九年》:“先者見獲必務進,進而遇覆必速奔,後者不救,則無繼矣。”

唐劉肅《大唐新語·持法》:“時周興、來俊臣等羅告天下,衣冠遇族者數千百家。”

清王端履《重論文齋筆錄》卷一:“其父母方以兒痘已出,可保無虞,不知一遇天災,仍罹劫數。”

趙樹理《求雨》:“土地改革後,金鬥坪的全部土地又都回到農民手裏,可是這年夏天不幸就又遇上了旱災。”

3.遇合。投合。

《孟子·公孫醜下》:“千裏而見王,是予所欲也。不遇故去,豈予所欲哉?”唐韓愈《送李願歸盤谷序》:“大丈夫不遇於時者之所為也,我則行之。”

宋曾鞏《虞都郎中戚公墓誌銘》:“蓋世之為聰明立聲威者,荒諼悖冒,無不遇於世。”

4.求得;得到。

《左傳·僖公二十五年》:“使蔔偃蔔之,曰:吉,遇黃帝戰於阪泉之兆。”

《淮南子·精神訓》:“故事有求之於四海之外而不能遇,或守之於形骸之內而不見也。”

高誘註:“遇;得。”

唐韓愈《歸彭城》詩:“遇酒即酩酊,君知我為誰。”

5.得誌;見賞。

《史記·儒林列傳》:“世以混濁莫能用,是以仲尼幹七十餘君無所遇。”

唐武元衡《長安敘懷寄崔十五》詩:“李廣少時思報國,終軍未遇敢論邊。”

明李贄《賈誼》:“誼亦天年早終,雖不至公卿,未為不遇也。”

清俞正燮《癸巳類稿·韓文靖公事輯》:“初,熙載自以羈旅被遇,思展布支體,以報人主。”

6.際遇;機會。

《呂氏春秋·長攻》:“凡治亂存亡、安危彊弱,必有其遇,然後可成,各一則不設。”

三國吳韋昭《博弈論》:“設程試之科,垂金爵之賞;誠千載之嘉會,百世之良遇也。”

清唐甄《潛書·審知》:“茍無其遇,雖太公之賢,不如閭裏之少年;茍有其遇,雖偏才曲智,亦得馮風順流以就功名。”

7.抵當;對付。

《荀子·大略》:“無用吾之所短,遇人之所長。”

楊倞註:“遇,當也。”

《戰國策·齊策一》:“今嬰子逐,盼子必用,復整其士卒以與王遇,必不便於王也。”

8.指交戰。

唐韓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文通戰其東,十餘遇,降萬二千。”

《新唐書·康承訓傳》:“承訓攻敗,十遇皆勝。”

9.對待。

《管子·任法》:“奇術技藝之人,莫敢高言孟行,以過其情,以遇其主矣。”

尹知章註:“遇,待也。”

《漢書·公孫弘傳》:“臣聞上古堯舜之時,不貴爵賞而民勸善,不重刑罰而民不犯,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。”

顏師古註:“遇謂處待之而已。”

唐韓愈《與鳳翔邢尚書書》:“豈非待士之道未甚厚,遇士之禮未甚優。”

章炳麟《鄒容傳》:“西人遇囚無狀,容不平。”

10.禮遇;恩遇。

《呂氏春秋·音初》:“禹行功,見塗山之女,禹未之遇,而巡省南土。”

高誘註:“遇,禮也。

禹未之禮而巡狩南行也。”

《文選·諸葛亮〈出師表〉》:“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,忠誌之士忘身於外者,蓋追先帝之遇,欲報之於陛下也。”

李善註:“遇,謂以恩相接也。”

唐韓愈《與華州李尚書書》:“懦弱昏塞,不能奮勵出奇,少答所遇。”

11.謂諸侯冬時朝王。

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春見曰朝,夏見曰宗,秋見曰覲,冬見曰遇,時見曰會,殷見曰同。”

鄭玄註:“此六禮者,以諸侯見王為文。六服之內,四方以時分來,或朝春,或宗夏,或覲秋,或遇冬,名殊禮異,更遞而遍。”

12.交合。

《漢書·高帝紀上》:“母媼嘗息大澤之陂,夢與神遇……已而有娠,遂產高祖。”

顏師古註:“遇,會也。不期而會曰遇。”

王鳴盛《十七史商榷·漢書二》:“考《毛詩·草蟲》雲:‘亦既覯止。’傳雲:‘覯,遇也。’鄭箋引《易》‘男女覯精’。‘夢與神遇’,謂此也,顏註非。”

13.通“愚”。愚笨。

《墨子·非儒下》:“繁飾邪術,以營世君;盛為聲樂,以淫遇民。”

孫詒讓間詁:“《晏子》作‘以淫愚其民’。案遇與愚通。”

14.古地名。在今山東曲阜與寧陽之間。

《春秋·襄公十五年》:“夏,齊侯伐我北鄙,圍成。公救成,至遇。”

杜預註:“遇,魯地。”

15.姓。

漢有遇沖。見《廣韻·去遇》引《風俗通》。

II

yóng

ㄩㄥˊ

〔《集韻》魚容切,平鍾,疑。〕

曲遇,古地名。

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“西與秦將楊熊戰白馬,又戰曲遇東,大破之。”

司馬貞索隱:“徐廣雲‘在中牟’。

韋昭雲‘誌不載’。

司馬彪《郡國誌》中牟有曲遇聚也。”

《集韻·平鍾》:“遇,曲遇,地名。”

III

·u

ㄡˇ

〔《字彙補》五口切〕

同“偶”。

1.相對。

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氣相遇者,卑勝高,兌勝方。”

司馬貞索隱:“遇音偶。

《漢書》作‘禺’。”

清王念孫《讀書雜誌·漢書五》“相遇”:“《天文誌》:‘氣相遇者,卑勝高,銳勝方。’念孫案,遇本作禺,禺讀為偶,謂兩氣相敵偶也。”

2.偶然。

漢王充《論衡·幸偶》:“氣結閼積,聚為癰,潰為疽創,流血出膿,豈癰疽所發,身之善穴哉?營衛之行,遇不通也。”

裘錫圭《〈論衡〉劄記》:“‘遇’疑當讀為‘偶’。

《指瑞》:‘夫孔甲之入民室也,偶遭雨而廕庇也。’‘偶’字崇文本即作‘遇’。”

《樂府詩集·相和歌辭十三·孤兒行》:“孤兒生,孤子遇生,命獨當苦。”

余冠英註:“遇,偶也。”

阅读:3163

●遇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