鍾
簡體鍾字的筆畫:14畫;繁體鍾字筆畫:17畫。
(鍾,鍾)
zhōng
ㄓㄨㄥ
〔《廣韻》職容切,平鍾,章。〕
亦作“螤”。
1.盛酒器。
《列子·楊朱》:“朝之室也,聚酒千鍾,積麯成封,望門百步,糟漿之氣逆於人鼻。”
《晉書·崔洪傳》:“汝南王亮常讌公卿,以琉璃鍾行酒。酒及洪,洪不執。”
《西遊記》第三十回:“小龍接過壺來,將酒斟在他盞中,酒比鍾高出三五分來,更不漫出。”
2.量詞。
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紀》:“胡飲後,到酒一舉三鍾,不啻數升,杯盤無餘瀝。”
《前漢書平話》卷下:“禮畢,賜酒三鍾,即封張石慶為本郡太守。”
洪深《香稻米》第一幕:“請坐請坐,厚大倒幾鍾茶來。”
3.古容量單位。
春秋時齊國公室的公量,合六斛四鬥。之後亦有合八斛及十斛之制。
《左傳·昭公三年》:“齊舊四量:豆、區、釜、鍾。四升為豆,各自其四,以登於釜。釜十則鍾。”
杜預註:“六斛四鬥。”
《左傳·昭公三年》:“陳氏三量,皆登一也,鍾乃大也。”
杜預註:“登,加也,加一謂加舊量之一也。以五升為豆,五豆為區,五區為釜,則區二鬥,釜八鬥,鍾八斛。”
《孫子·作戰》:“故智將務食於敵。食敵一鍾,當吾二十鍾。”
郭化若註:“鍾,春秋時容量單位。
齊國分奴隸主公室的‘公量’同新興地主階級陳氏的‘家量’兩種。公量一種為六百四十升,家量一種為一千升。”
宋範成大《秋日田園雜興》之九:“不惜兩鍾輸一斛,尚贏糠覈飽兒郎。”
清孫枝蔚《喜任淑源歸自閩中兼送之燕》詩:“文人行萬裏,孝子粟千鍾。”
4.匯聚;集中。
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子貉早死無後,而天鍾美於是,將必以是大有敗也。”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濟水二》:“澤水渺漫,俱鍾睢泗。”
唐權德輿《寓興》詩:“弱冠無所就,百憂鍾一身。”
《四遊記·洞賓調戲白牡丹》:“其顏色艷麗,獨鍾天地之秀氣。”
葉聖陶《倪煥之》十二:“這樣貿貿然大規模地發掘,也不看看風水,蔔個吉兇,如果因此而凝成一股厲氣,知道鍾在誰的身上!”
5.當;遭逢。
三國魏曹植《盤石篇》:“經危履險阻,未知命所鍾。”
《陳書·高祖紀上》:“此地山川秀麗,當有王者興,二百年後,我子孫必鍾斯運。”
宋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卷十九:“吾少鍾喪亂,馬上取功名。”
元劉壎《隱居通議·文章三》:“開闢以還,未有若此之亂也,豈非時鍾剝運,天產姦雄,不然則安得鉤爪鋸牙,恣行吞噬,氈裘左衽,專為桀驁?”
6.古代染鳥羽之工。
7.古代一些少數民族呼弟曰“鍾”。
《新唐書·南蠻傳上·南詔上》:“閤羅鳳歛戰胔,築京觀,遂北臣吐蕃,吐蕃以為弟,夷謂弟‘鍾’,故稱‘贊普鍾’,給金印,號‘東帝’。”
8.唐代俗稱公公為“鍾”。
《漢書·廣川惠王劉越傳》“背尊章,嫖以忽”唐顏師古註:“今關中俗婦呼舅為鍾。鍾者,章聲之轉也。”
9.通“鐘”。古代禮樂器。
《詩·小雅·鼓鐘》:“鼓鍾將將,淮水湯湯,憂心且傷。”
10.通“鐘”。佛寺所懸掛的鐘;擊以報時的鐘。
《新唐書·宗晉卿傳》:“晉卿髭貌雄偉,聲如洪鍾。”
11.姓。
阅读:143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