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風霽月
【成語】:光風霽月
【拼音】:guāng fēng jì yuè
【解釋】:光風:雨後初晴時的風;霽:雨雪停止。形容雨過天晴時萬物明凈的景象。也比喻開闊的胸襟和心地。
【出處】:宋·黃庭堅《豫章集·濂溪詩序》:“舂陵周茂叔,人品甚高,胸懷灑落,如光風霽月。”
【示例】:胸無城府,~,令我憶君之天真有如提孩。 ★陳毅《哭葉軍長希夷同誌》
【近義詞】:霽月光風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賓語、定語;比喻開闊的胸襟和心地
【英文】:light breeze and clear moon
1.雨過天晴時的明凈景象。
宋陳亮《賀周丞相啟》:“長江大河,足以流轉墨客;光風霽月,足以蕩漾英遊。”
《宣和遺事》楔子:“上下三千餘年,興廢百千萬事,大概光風霽月時少,陰雨晦冥之時多。”
3.喻人品高潔、胸襟開闊。
宋黃庭堅《濂溪詩》序:“舂陵周茂叔,人品甚高,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。”
陳毅《哭葉軍長希夷同誌》詩:“胸無城府,光風霽月,令我憶君之天真有如提孩。”
阅读:181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