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葉蔽目, 不見泰山
(一葉蔽目,不見泰山,一葉蔽目,不見泰山)
《鶡冠子·天則》:“夫耳之主聽,目之主明。一葉蔽目,不見太山;兩豆塞耳,不聞雷霆。”意謂目有所蔽,就看不見東西;耳有所塞,就聽不到聲音。後以“一葉蔽目,不見泰山”比喻為局部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和整體。亦作“一葉障目,不見泰山”。
毛澤東《論持久戰》:“﹝他們﹞或則拿一時一地的強弱現象代替了全體中的強弱現象,一葉障目,不見泰山,而自以為是。”
阅读:141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