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馬燈
【成語】:走馬燈
【拼音】:zǒu mǎ dēng
【解釋】:比喻來往穿梭不停的事物。
【出處】: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30回:“煬帝看了這些佳人的態度,不覺心蕩神怡,忍不住立起身來,好像元宵走馬燈,團團的在中間轉。”
【示例】: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30回:“煬帝看了這些佳人的態度,不覺心蕩神怡,忍不住立起身來,好像元宵~,團團的在中間轉。”
【近義詞】: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賓語、定語;多用於比喻句
(走馬燈,走馬燈)
1.一種供玩賞的花燈,中置一輪,輪周圍置紙人紙馬等像。輪下燃燭,熱氣上騰,引起空氣對流,使輪轉動,紙像隨而旋轉。又叫馬騎燈。
宋吳自牧《夢粱錄·夜市》:“春冬撲賣玉柵小球燈、奇巧玉柵屏風、捧燈球、快行胡女兒沙戲、走馬燈……等物。”
清富察敦崇《燕京歲時記·走馬燈》:“走馬燈者,剪紙為輪,以燭噓之,則車馳馬驟,團團不休,燭滅則頓止矣。”
元無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一摺:“往來的人一上一下,似走馬燈兒一般。”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十二:“想想這個,想想那個,他的思想像走馬燈似的,隨來隨去,沒法集中。”亦省稱“走馬”。
柴萼《梵天廬叢錄·長安蹈燈詞》:“長安之夕,燈火樓臺,萬家煙景,魚龍走馬,以及鰲山牌對,百戲具陳,萬盞明燈,極太平景象。”
阅读:156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