狐
狐字的筆畫:8畫;
hú
ㄏㄨˊ
〔《廣韻》戶吳切,平模,匣。〕
1.獸名。形似狼,面部較長,耳朵三角形,尾巴長,毛色一般呈赤黃色。性狡猾多疑,晝伏夜出,雜食蟲類、小型鳥獸、野果等。毛皮極為珍貴。通稱狐貍。
《詩·邶風·北風》:“莫赤匪狐,莫黑匪烏。”
《史記·趙世家》:“吾聞千羊之皮,不如一狐之腋。”
清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五》:“狐未犯人,人乃犯狐,竟為狐所中。”
2.喻壞人、小人。參見“狐群狗黨”。
3.舊時戲曲行當名。雜劇九種角色之一。
《天臺陶九成論曲》引《丹丘先生論曲》:“雜劇有正末、副末、狚、狐、靚、鴇、猱、捷譏、引戲九色之名……狐,當場妝官者是也。今俗訛為孤。”
4.謂行動肆無忌憚。
明湯顯祖《牡丹亭·鬧宴》:“何處寒酸,敢來狐賴!”
5.見“狐祥”。
6.姓。見《通誌·氏族略四》。
阅读:237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