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魚

魚字的筆畫是:8畫

簡體魚字的筆畫:8畫;繁體魚字筆畫:11畫。

(魚,魚)

ㄩˊ

〔《廣韻》語居切,平魚,疑。〕

1.水生脊椎動物。體溫隨外界溫度而變化。一般身體側扁,有鱗和鰭。用鰓呼吸。種類極多,大部分可供食用或製魚膠。

《詩·小雅·魚藻》:“魚在在藻,有頒其首。”

《漢書·食貨誌上》:“故禦史屬徐宮家在東萊,言往年加海租,魚不出。”

唐杜甫《漫成》詩:“沙頭宿鷺聯拳靜,船尾跳魚撥剌鳴。”徐珂《清稗類鈔·動物·魚苗》:“魚,水族之屬,大抵有鱗及鰭,冷血,卵生,而以鰓為呼吸,脊椎動物中種類最繁者也。”

方之《栽草記》一:“三十年前,鄧興在微山湖捉魚摸蝦,混窮度命。”

2.某些像魚類的水棲動物的稱呼。

晉木華《海賦》:“魚則橫河之鯨,突扤孤遊。”

《詩·小雅·采薇》“象弭魚服”宋朱熹集傳:“魚,獸名,似豬,東海有之,其皮背上斑文,腹下純青,可為弓鞬矢服也。”如:鱷魚,鯢魚,甲魚。

3.兩眼毛色白的馬。

《詩·魯頌·駉》:“有驔有魚,以車祛祛。”

毛傳:“二目白曰魚。”

《爾雅·釋畜》:“一目白,瞷;二目白,魚。”

王引之《經義述聞·爾雅下》:“﹝馬﹞二目毛色白曰魚。”

4.中醫穴位名。指手拇指(或足拇指)後方的掌(或跖)骨處有明顯肌肉隆起,狀如魚腹的部位。

《靈樞經·經筋》:“手太陰之筋,起於大指之上,循指上行,結於魚後。”

《醫宗金鑒·刺灸心法要訣·周身名位骨度》:“魚,魚者,在掌外側之上隴起,其形如魚,故謂之魚也。”

5.古代官吏的佩物。即魚袋。

唐杜甫《復愁》詩之十二:“莫看江總老,猶被賞時魚。”

楊倫箋註:“賞時魚,謂當時所賞之魚袋。”

《新唐書·車服誌》:“中宗初,罷龜袋,復給以魚。”

宋梅堯臣《代書寄歐陽永叔四十韻》:“寧知主人貴,但見左魚懸。”參見“魚袋”。

6.書信。

宋汪元量《曉行》詩:“西舍東鄰今日別,北魚南鴈幾時通。”

清丘逢甲《得頌臣臺灣書卻寄》詩:“波濤道險魚難寄,城郭人非鶴未還。”參見“魚雁”。

7.蠹魚。

明阮大鋮《燕子箋·拒挑》:“好打叠在針線箱中,莫被那煤殘魚損。”

8.木魚。

清沈名菽《憫旱》詩:“梵僧魚聲響若沸,道士符筆粗如椽。”參見“魚梵”。

9.“漁”的古字。捕魚。

《左傳·隱公五年》:“五年春,公將如棠觀魚者。”

楊伯峻註:“魚者,意即捕魚者,與《孟子》‘芻蕘者’、‘雉兔者’語法相同。”

《易·繫辭下》“作結繩而為罔罟,以佃以漁”唐陸德明釋文:“漁,音魚,本亦作魚。”

唐王維《戲贈張五弟諲》詩之二:“宛是野人也,時從漁父魚。”

10.“漁”的古字。獲取。參見“魚酌”。

11.電文日期代用字。即六日。“魚”在平水韻列為上平第六韻,故在電文中代指六日。

清坤岫《致內閣電》:“敬祈急速設法,保重要關,以顧關北全局。

岫叩,魚。”

12.通“吾”。代詞。表第一人稱單數。

《列子·黃帝》:“姬!魚語女。”

張湛註:“魚當作吾。”

殷敬順釋文:“魚音吾。”

馬王堆漢墓帛書《戰國縱橫家書·蘇秦使盛慶獻書於燕王章》:“今﹝齊﹞王使宋竅詔臣曰:‘魚(吾)□與子□有謀也。’”王國維《觀堂集林·鬼方昆夷玁狁考》:“古魚吾同音。

敦煌本隸古定《商書》:‘魚家旄孫於荒。’日本古寫本《周書》:‘魚有民有命。’皆假魚為吾。”

13.星名。屬尾宿。

《晉書·天文誌上》:“天漢起東方,經尾箕之間,謂之漢津。乃分為二道,其南經傅說,魚、天籥、天弁、河鼓,其北經龜,貫箕下,次絡南鬥魁、左旗,至天津下而合南道。”

14.古國名。故城在今四川奉節東北赤岬山。

秦漢時曾置魚復縣。

《左傳·文公十六年》:“唯裨、鯈、魚人實逐之。”

杜預註:“裨、鯈、魚,庸三邑。”

馬宗璉補註:“《水經·江水》‘又東逕魚復縣故城南’,酈道元曰:‘故魚國也。’是魚乃群蠻之一,非庸地。”

15.姓。

唐有魚朝恩。見《舊唐書·宦官傳》。

阅读:898

●魚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