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息

ok8.org > 詞典 > 消息

1.消長,增減;盛衰。

《易·豐》:“日中則昃,月盈則食,天地盈虛,與時消息,而況於人乎?況於鬼神乎?”高亨註:“消息猶消長也。”

宋王禹偁《次韻和仲鹹對雪吟三十韻》:“升降常自得,消息一何佳。”

清顧炎武《答人書》:“十年以來,窮通消息之運如此,又何以為故人謀哉!”

2.偏指增補。

宋範仲淹《與朱氏書》:“裏面有不是處,便與改正,空缺處,更消息。”

3.變化。

漢孔融《肉刑議》:“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,而欲繩之以古刑,投之以殘棄,非所以與時消息也。”

晉張天錫《遺郭瑀書》:“心與至境冥符,誌與四時消息。”

《隋書·禮儀誌四》:“然事有消息,不得皆同於古。”

清王韜《遣使》:“事貴因時以變通,道在與時而消息。”

4.休養;休息。

《晉書·謝玄傳》:“詔遣高手醫一人,令自消息,又使還京口療疾。”

《魏書·彭城王勰傳》:“人挽而進,宴於禁中,至夜皆醉,各就別所消息。”

5.休養生息。指在國家經歷某種變動而致國力耗損之後,采取措施使之恢復元氣。

《南史·王弘傳》:“今四方無事,應存消息,請以十五至十六為半丁,十七為全丁。”

《舊唐書·郭元振傳》:“國家難消息者,唯吐蕃與默啜耳。”

6.停止;平息。

《後漢書·蔡邕傳》:“又尚方工技之作,鴻都篇賦之文,可且消息,以示惟憂。”

《三國誌·魏誌·胡昭傳》“閭裏敬而愛之”裴松之註引晉皇甫謐《高士傳》:“昭常遜辭以解之,是以寇難消息,眾鹹宗焉。”

宋歐陽修《答西京王相公書》:“災沴消息,風雨既時,耕種既得,常平之粟既出而民有食。”

7.斟酌。

《晉書·慕容超載記》:“其令博士已上,參考舊事,依《呂刑》及漢、魏、晉律令,消息增損,議成燕律。”

《隋書·禮儀誌五》:“今之玉輅,參用舊典,消息取捨,裁其折中。”

康有為《大同書》辛部第七章:“則用其一而尚存其半焉,可以成大工,可以役大眾,可以闢窮荒,政府統算而消息之可也。”

8.音信,信息。

漢蔡琰《悲憤詩》:“迎問其消息,輒復非鄉裏。”

唐劉餗《隋唐嘉話》卷上:“人言陛下欲幸山南,在外悉裝了,而竟不行,因何有此消息?”清周準《明妃曲》:“中原消息斷,胡地風沙寒。”

老舍《離婚》第三章:“臨走的時候,老李囑咐張大哥千萬別向同事的說這個事,張大哥答應了決不走露消息。”

9.徵兆,端倪。

《淮南子·繆稱訓》:“故君子日孳孳以成煇,小人日怏怏以至辱,其消息也,離朱弗能見也。”

宋陳與義《懷天經智老因訪之》詩:“客子光陰詩卷裏,杏花消息雨聲中。”

魯迅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》:“從這消極的打算上,就可以窺見那消息。”

10.奧妙;真諦;底細。

元無名氏《賺蒯通》第三摺:“形骸土木心無奈,就中消息誰能解?”清袁枚《隨園詩話》卷六:“昌黎硬語橫空,而元相以此二聯稱之,此中消息,非深於諸者不知。”

魯迅《<且介亭雜文>序言》:“現在新作的古人年譜的流行,即證明著已經有許多人省悟了此中的消息。”

11.機關,發動機械裝置的樞機。

元嶽伯川《鐵拐李》楔子:“火坑裏消息我敢踏,油鑊內錢財我敢拿。”

《紅樓夢》第四一回:“原來是西洋機括,可以開合,不意劉老老亂摸之間,其力巧合,便撞開消息,掩過鏡子,露出門來。”

12.引申指起決定性作用的事物。

郭沫若《奴隸制時代·關於周代社會的商討》:“把視野專一放在人殉問題上,認為‘奴隸制度與封建制度的消息就在於此’,這應該是一種偏差吧?”

13.乾六爻為息,坤六爻為消。

《易》乾卦主陽,坤卦主陰。陽升則萬物滋長,故稱息;陰降則萬物滅,故稱消。

《史記·曆書》:“蓋黃帝考定星曆,建立五行,起消息,正閏餘,於是有天地神祇物類之官,是謂五官。”

張守節正義引皇侃曰:“乾者陽,生為息;坤者陰,死為消也。”

《後漢書·陳忠傳》:“頃季夏大暑,而消息不協,寒氣錯時,水湧為變。”

王先謙集解引惠棟曰:“卦氣之說,乾坤各六,主十二月。乾六爻為息,坤六爻為消……消息不協者,謂風雨寒溫不應卦也。”

晉袁宏《後漢紀·安帝紀》:“案《易》消息,四月乾卦用事。”

14.新聞體裁名。其特點是簡要而迅速地報導新聞事實。以電報傳遞的消息,又叫“電訊”。

15.詞牌《永遇樂》別名。

阅读:1409

●消息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