緌
緌字的筆畫:14畫;
ruí
ㄖㄨㄟˊ
〔《廣韻》儒隹切,平脂,日。〕
“綏”的被通假字。
1.古代帽帶的下垂部分。
《詩·齊風·南山》:“葛屨五兩,冠緌雙止。”
《禮記·內則》:“冠緌纓。”
孔穎達疏:“結纓頷下以固冠,結之餘者,散而下垂,謂之緌。”
晉潘嶽《西征賦》:“飛翠緌,拖鳴玉,以出入禁門者眾矣。”
宋沈遼《諭客辭》:“彼冠不緌,亦足以束髮;彼褐不完,亦足以蔽身。”
2.長在口、腹下的針喙。
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範則冠而蟬有緌。”
鄭玄註:“範,蜂也。蟬,蜩也。緌為蜩喙,長在腹下。”
唐虞世南《蟬》詩:“垂緌飲清露,流響出疏桐。”
阅读:122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