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氣
(伏氣,伏氣)
1.屏氣,抑止呼吸。形容惶恐的樣子。
唐韓愈《唐朝散大夫贈司勛員外郎孔君墓誌銘》:“從史羞,面頸發赤,抑首伏氣,不敢出一語以對。”
2.指道家的吐納修煉法。
《敦煌曲子詞·謁金門》:“長伏氣,住在蓬萊山裏。”
《古今小說·陳希夷四辭朝命》:“則他這睡也是仙家伏氣之法,非他人所能學也。”原註:“‘伏氣’,道家的一種修養法,也叫‘吐納’。”
3.服氣;認輸。
《西遊記》第五七回:“欲待要奔龍宮,又不伏氣求告龍王。”
明高明《琵琶記·蔡母嗟兒》:“婆婆日夜埋怨著公公,當初不合教孩兒出去。公公又不伏氣,隻管和婆婆閒爭。”
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八:“希賢平日見父親所為,心中不伏氣,怪的是方士。”
阅读:112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