靡然向風
【成語】:靡然向風
【拼音】:mí rán xiàng fēng
【解釋】:指群起效尤而成風氣。亦作“靡然鄉風”。亦作“靡然鄉風”。
【出處】:《漢書·儒林傳》:“黜黃老、刑名、延文學儒者以百數,而公孫弘以治《春秋》為丞相封侯,天下士的意思" href="dictscitm5mc2qjy.html">學士,靡然鄉風。”
【示例】:自敕下之後,天士的意思" href="dictscitmkgi1ez3.html">下士大夫之子弟,莫不~,篤於為學。 ★清·畢沅《續資治通鑒》卷四十七
【近義詞】:靡然從風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謂語;指形成風氣
亦作“靡然鄉風”。亦作“靡然嚮風”。
《史記·儒林列傳》:“公孫弘以《春秋》,白衣為天子三公,封以平津侯。天下之士的意思" href="dictscitm5mc2qjy.html">學士靡然鄉風矣。”
《晉書·儒林傳序》:“故搢紳之士靡然向風,餘芳遺烈,煥乎可紀者也。”
南朝梁陸倕《石闕銘》:“乃正六樂,治五禮……於是天下士的意思" href="dictscitm5mc2qjy.html">學士,靡然向風,人識廉隅,家知禮讓。”
胡薀玉《<中國文學史>序》:“或徒步而取公卿,或累旬而膺臺鼎。於是有文無學之士,靡然向風。”
阅读:153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