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
拉字的筆畫:8畫;
I
lā
ㄌㄚ
〔《廣韻》盧合切,入合,來。〕
亦作“摺”。
1.摧折;折斷。
《漢書·鄒陽傳》:“範雎拉脅折齒於魏,卒為應侯。”
顏師古註:“拉,摧也。”
《北齊書·趙郡王叡傳》:“﹝高叡﹞出至永巷,遇兵被執,送華林園,於雀離佛院令劉桃枝拉而殺之。”
宋王安石《韓詩國從富並州辟》詩:“推賢為時輔,勢若朽易拉。”
2.指折辱。
《文選·孔稚珪〈北山移文〉》:“其始至也,將欲排巢父,拉許由,傲百氏,薎王侯。”
劉良註:“拉,折也。”
3.擊,打。
唐段成式《酉陽雜俎續集·金剛經鳩異》:“劉叱令拉坐杖三十。時新造赤棒,頭徑數寸,固以筋漆,拉之不仆,數五六當死矣。”
唐孫棨《北裏誌·張住住》:“是何龐漢,打他賣馬街頭田小福?街頭唱:‘舍下雄雞失一足,街頭小福拉三拳。’”
4.牽挽;牽引。
唐劉禹錫《花下醉中聯句》:“誰能拉花住,爭換得春回。”
魯迅《吶喊·一件小事》:“一路幾乎遇不見人,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輛人力車,教他拉到S門去。”
楊朔《秘密列車》:“機車的燈不敢使,拉汽笛不敢用長聲拉,一遇下坡就關汽。”
5.謂牽引樂器的某一部分使樂器發出聲音。如:拉胡琴;拉手風琴。
6.牽扯。
《紅樓夢》第十九回:“凡我說一句,你就拉上這些。”
魯迅《且介亭雜文末編·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》:“此後的小報,每當攻擊胡風時,便往往不免拉上我,或由我而涉及胡風。”
7.拉攏;聯絡。
周而復《上海的早晨》第四部四三:“他見馮永泰幫馬慕韓,他便拉江菊霞,說,‘哪家願意單獨接受這些小廠爛廠?’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三八:“他是個沒有什麽野心的人,向來不肯托人情,拉關係。”
8.拖長;延伸。
魯迅《二心集·答北鬥雜誌社問》:“寧可將可作小說的材料縮成Sketch,決不將Sketch材料拉成小說。”
張天翼《春風》:“他們沒停步子,拉得很長的影子在赭色墻上掠著。”
9.拖欠。
《紅樓夢》第一一三回:“外頭拉的帳不開發,使得麽?”柳青《創業史》第一部題敘:“為了少拉些帳債,這家人狠住心一年沒吃鹽沒點燈。”
10.趕不上;落在後面;遺漏。
茅盾《我走過的道路·學生時代》:“母親怕我拉下的功課太多,就自己教我,很快我就把《論語》讀完了。”
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一部六:“劉德山走到半道,慢慢拉下來,趁著沒有人瞅他,躲進道邊一個茅樓裏。”
《人民文學》1981年第4期:“聽了領導的報告,轉述時能一字不拉。”
11.招邀;邀約。
唐杜荀鶴《李昭象雲與二三同人見訪有寄》詩:“得君書後病顏開,雲拉同人訪我來。”
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沈百寶箱》:“臨行之際,隻見肩輿紛紛而至,乃謝月朗與徐素素拉眾姊妹來送行。”
清龔自珍《柬王徵君萱齡並約其偕訪歸安姚先生》詩之二:“亟拉徵君識姚子,高山大壑長相逢。”
丁玲《韋護》第二章五:“浮生還想拉他吃了飯再走時,也來不及了。”
12.帶領;組織。多用於隊伍。
《花城》1981年第3期:“我考慮還是把部隊拉出去,放下武器,解甲歸田。”
《人民文學》1981年第5期:“拉起隊伍與敵人周旋。”
13.幫助。
巴金《創作回憶錄》四:“沒有能夠拉他一把,我感到遺憾。”
14.方言。撫養。
楊朔《三千裏江山》第十六段:“班裏人都知道高青雲家有個母親,多年守寡把孩子拉大。”
15.排泄。多指大小便。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十回:“連你那拉青屎的根子都叫人家抖翻出來了,別的還有什麽怕說的?”張天翼《歡迎會》:“我要瀉了,漲得什麽似的,你不能叫我拉在褲子裏。”
楊朔《亂人坑》:“這種雜合麵蒸成窩窩頭……不吃就沒的吃,吃了就燒心,拉不出屎尿來。”
16.象聲詞。風聲。
17.方言。談;閑談。
趙樹理《楊老太爺》:“﹝他﹞顧不上像有些老人們那樣多拉閑話,簡簡短短問候了一下。”
《人民日報》1981.9.14:“一些多年未見的朋友……要上二兩老燒,兩盤小菜,邊拉邊喝,又親切,又愜意。”
II
lá
ㄌㄚˊ
1.割開,切開。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八回:“這箇東西可不是玩兒的;一箇不留神,把手指頭拉箇挺大口子,生疼要流血的。”
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一部二:“他用刀子把左手拉破,倒在地上大聲叫喚。”
2.見“拉拉”。
III
l·
ㄌㄚˇ
切開的部分。
茹誌鵑《剪輯錯了的故事》二:“說著也沒敢擡頭,拿起刀子就切老伴優待自己的那半拉餅子。”
IV
là
ㄌㄚˋ
見“拉拉姑”。
阅读:329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