嗜痂成癖
【拼音】:shì jiā chéng pǐ
【出處】:語出南朝·宋·劉敬叔《異苑》卷十:“東邕性嗜食瘡痂,以為味似鰒魚。嘗詣孟靈休。靈休先患炙瘡,瘡痂落在床,邕取食之,靈休大驚。”
【示例】:例如喜歡墨家,便連墨家崇拜鬼神都要替它辯解,或說出一番民主的意義出來,那未免近於~了。 ★郭沫若《新陳代謝》
【近義詞】:嗜痂之癖
【反義詞】:
【成語故事】:傳說古代東莞人劉邕有吃人身上的瘡疤痂的愛好,他覺得吃起來像吃鰒魚一樣的味道。有一次他去拜訪孟靈休。孟靈休先患炙瘡,瘡痂落在床,劉邕拿來津津有味地吃起來,嚇得孟靈休立即勸阻他不要這樣
阅读:163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