驚愕
(驚愕,驚愕)
亦作“驚鄂”。
吃驚而發楞;非常震驚。
《戰國策·燕策三》:“荊軻逐秦王,秦王環柱而走,群臣驚愕。”
《漢書·霍光傳》:“群臣皆驚鄂失色,莫敢發言,但唯唯而已。”
顏師古註:“凡言鄂者,皆謂阻礙不依順也,後字作愕,其義亦同。”
唐韋元甫《木蘭歌》:“今者見木蘭,言聲雖是顏貌殊,驚愕不敢前,歎息徒嘻籲。”
明方孝孺《尚誌齋記》:“吾嘗試於眾曰:‘周公、孔子與吾同也,可取而師也;顏子、孟子與吾同也,可取而友也。’眾若駭然,而驚愕然,而相顧悱然,笑予,以為狂。”
葉紫《山村一夜》:“那孩子聽了我這話,突然地驚愕得張開了他的嘴巴和眼睛,說不出話來了。”
阅读:124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