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殺

ok8.org > 詞典 > 生殺

(生殺,生殺)

1.指萌生雕落、昭蘇伏蟄、陰陽消長等自然規律。

《莊子·天運》:“怨恩取與諫教生殺八者,正之器也。”

成玄英疏:“應青春以生長,順素秋以殺罰。”

唐白居易《桐花》詩:“地氣反寒暄,天時倒生殺。”

宋沈括《夢溪補筆談·象數》:“凡積月以為時,四時以成歲,陰陽消長,萬物生殺變化之節,皆主於氣而已。”

2.生與死;生或死。

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陰陽俱壯則夢生殺。”

張湛註:“陰陽以和為用者也,抗則自相利害,故或生或殺也。”

3.決定生與死。

漢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王道通三》:“人主立於生殺之位,與天共持變化之勢。”

宋蘇轍《唐論》:“古者諸侯大國或數百裏,兵足以戰,食足以守,而其權足以生殺。”

明宋濂《寓言》之二:“生殺之柄,弗累於手;安危之心,弗繫於心。”

魯迅《且介亭雜文·上海文壇上的鬼魅》:“因為他們正握著塗抹的筆尖、生殺的權力。”

4.指生殺之權。

《周書·李賢傳》:“今位居上列,爵邁通侯,受委方面,生殺在手。”

宋蘇軾《觀杭州鈐轄歐育刀劍戰袍》詩:“書生隻肯坐帷幄,談笑毫端弄生殺。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滇軍政府討滿洲檄》:“生惡因於郡縣,生殺操之墨吏,刑部不知,按察不問。”

阅读:1330

●生殺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