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育
1.亦作“孕鬻”。懷胎生育。
《禮記·樂記》:“羽者嫗伏,毛者孕鬻。”
陸德明釋文:“鬻,音育,生也。”
《後漢書·皇後紀下·桓帝懿獻梁皇後》:“後既無子,潛懷怨忌,每宮人孕育,鮮得全者。”
2.引申指後嗣。
3.養育;滋養。
《三國誌·蜀誌·後主傳》:“故孕育群生者,君人之道也;乃順承天者,坤元之義也。”
唐歐陽詹《律和聲賦》:“我詠斯暢,我律斯藏,發揚六氣,孕育群方。處植者以之而茂實,含識者於焉而壽昌。”
明黃綰《明道編》卷六:“草木孕育於冬,發生於春,盛長於夏,萎落於秋,此一氣之消長也。”
華山《童話的時代》:“你世世代代孕育著大河兩岸的人民。”
4.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醞釀著新事物。
陳其通《萬水千山》第九幕第一場:“樂曲突然轉入悠揚而又深沈,使人感到在靜靜的群山中,隱伏著千軍萬馬,孕育著一場即將到來的激戰。”
阅读:137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