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紕

簡體紕字的筆畫:7畫;繁體紕字筆畫:10畫。

(紕,紕)

I

ㄆ〡ˊ

〔《廣韻》符支切,平支,並。〕

“辟”的被通假字。

1.在衣冠或旗幟上鑲飾緣邊。

《詩·鄘風·幹旄》:“素絲紕之,良馬四之。”

毛傳:“紕,所以織組也。”

鄭玄箋:“素絲者以為縷,以縫紕旌旗之旒縿,或以維持之。”

2.指冠服等的緣飾。

《禮記·玉藻》:“縞冠素紕,既祥之冠也。”

鄭玄註:“紕,緣邊也。”

II

ㄆ〡

〔《廣韻》匹夷切,平脂,滂。〕

1.謂絲織物稀疏。

元趙明道《夜行船·寄香羅帕》套曲:“幅尺闊全無半縷紕,密實十分奈洗。”

2.謂布帛欲壞時絲縷鬆散。

元戴善夫《風光好》第一摺:“怕隻怕是那羅紕錦舊,鶯老花殘。”

3.疏忽;謬誤。

宋沈作哲《寓簡》卷六:“朝混亂而多制者,其政益紕。”參見“紕繆”。

III

ㄅ〡ˇ

〔《集韻》補履切,上旨,幫。〕

古代氐族人製的獸毛織物。參見“紕罽”。

阅读:1180

●紕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