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事
1.事情。
《公羊傳·隱公元年》“漸進也”漢何休註:“漸者物事之端,先見之辭。”
《隋書·張衡傳》:“衡妾言衡怨望,謗訕朝政,竟賜盡於家。臨死,大言曰:‘我為人作何物事,而望久活?’”魯迅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》:“誰都知道這是大人老爺們的物事,雖是‘愚民’,卻還沒有愚到這步田地的。”
2.東西,物品。
《朱子語類》卷六五:“既成箇物事,便自然如此齊整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“史進自此常常與朱武等三人往來,不時間,隻是王四去山寨裏送物事。”
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訪翠》:“若中了意,便把物事拋上樓頭,他樓上也便拋下果子來。”
周而復《上海的早晨》第四部六十:“不想吃物事,也不曉得餓。”
3.蔑稱他人。猶傢夥。
元蔣正子《山房隨筆》:“便是這物事受得許多苦,欲其死而不死。”
《警世通言·皂角林大王假形》:“這神道是個作怪的物事,被欒太守來看,故不敢出來。”
阅读:113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