敵愾同仇
【拼音】:dí kài tóng chóu
【出處】:《詩經·秦風·無衣》:“修我戈矛,與子同仇”。《左傳·文公四年》:“諸侯敵王所愾,而獻其功”。
【示例】:如蒙皇上乾綱立斷,速諭停工,天下臣民,知皇上有臥薪嘗膽之思,必共振~之氣。 ★《清史稿·李宗羲傳》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謂語;指一致痛恨敵人
【英文】:A common danger causes common action
《左傳·文公四年》:“諸侯敵王所愾,而獻其功”。
杜預註:“敵,猶當也;愾,恨怒也”。後以“敵愾同仇”指抱著無比仇恨和憤怒共同一致地對付敵人。
《清史稿·李宗羲傳》:“天下臣民,知皇上有臥薪嘗膽之思,必共振敵愾同仇之氣。”
郭沫若《南京印象·秦淮河畔》:“十年抗戰,共賦《無衣》,敵愾同仇,卒致勝利,而今卻成為追憶了。”
阅读:120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