笨
笨字的筆畫:11畫;
bèn
ㄅㄣˋ
〔《廣韻》蒲本切,上混,並。〕
〔《廣韻》布忖切,上混,幫。〕
1.指竹中內層白色薄皮。
《說文·竹部》:“笨,竹裏也。”
徐鍇繫傳:“﹝笨,﹞竹白也。”
段玉裁註:“謂其內質白也。又有白如紙者,《吳都賦》註謂之竹孚俞。”
2.愚魯;不聰明。
《宋書·王微傳》:“小兒時尤粗笨無好,常從博士讀小小章句,竟無可得。”
曹禺《日出》第一幕:“陳白露(答方達生):‘嗯,取來了……你這不會說謊的笨東西。’”
3.不靈巧;不靈活。
老舍《蛻》:“桂枝,我感謝你,你知道我的嘴很笨,不會說什麽。”
4.拙劣;粗陋。參見“笨車”。
5.古代輦車上如篷蓋形的一種車飾。
《隋書·禮儀誌五》:“齊武帝造大小輦,並如軺車,但無輪轂,下橫轅軛。
梁初,漆畫代之。後帝令上可加笨,輦形如犢車,自茲始也。”
《通誌·器服二》:“又制副輦,加笨,如犢車,通幰朱絡,謂之蓬輦。”
阅读:155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