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產
(破產,破產)
1.喪失全部財產。
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:“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;倨傲自順,不可以為下;崇喪遂哀,破產厚葬,不可以為俗。”
南朝梁任昉《與沈約書》:“破產而字死友之孤,開門而延故人之殯。”
唐李白《醉後贈從甥高鎮》詩:“黃金逐手快意盡,昨日破產今朝貧。”
《明史·王恕傳》:“江南歲輸白糧,民多至破產,而光祿概以給庖人、賤工。”
楊沫《青春是美好的》:“家中破產了,窮困了,父親又逃亡不知去向。”
2.債務人無力償還欠債時,法院根據債務人或債權人的申請,作出裁定,將債務人的全部財產變價,按債額定比例歸還債權人,其不足之數不再償付。
周而復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十二:“福佑藥房宣告破產。所有福佑的債戶組織了債權團,清理債務。”
曹禺《日出》第四幕:“你看我這一大堆事業,我一大家子的人,你看我這麽大年紀,我要破產,我怎麽不急?”
3.喻徹底失敗。
葉聖陶《倪煥之》九:“‘這真成教育破產了!’三復覺得這當兒要說一句感情話才舒服,便這麽說,不顧貼切不貼切。”
柳青《創業史》第一部第十二章:“他創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已經破產了,整黨的時候已經把共產黨員買地,提到犯紀律的水平上來了。”
阅读:111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