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搒

搒字的筆畫:13畫;

I

péng

ㄆㄥˊ

〔《廣韻》薄庚切,平庚,並。〕

1.掩;掩門。

《說文·手部》:“搒,掩也。”

清吳文英《吳下方言考》:“搒,掩門也。

吳諺謂掩門而不拴曰搒。”

2.拷打。

晉袁宏《後漢紀·明帝紀下》:“世祖謂倫曰:‘聞卿為吏搒婦公,不過從兄飯,寧有之邪?’”

《新唐書·文藝傳上·楊炯》:“至官,果以嚴酷稱,吏稍忤意,搒殺之。”

宋司馬光《涑水記聞》卷十五:“鄰人不忍,共傳呼來語賊曰:‘此嫗更無他貨,可惜搒死。’”清姚世鈺《吳興太守行》:“民實畏官府,民豈甘敲搒。”

3.碰撞。

唐韓愈孟郊《城南聯句》:“逗翳翅相築,擺幽尾交搒。”

李劼人《大波》第三部第四章:“隻是用兩肘把坐在身邊的工兵排長賈雄搒了一下。”

II

bàng

ㄅㄤˋ

〔《廣韻》補曠切,去宕,幫。〕

1.搖擼使船前進。

《宋書·隱逸傳·朱百年》:“或遇寒雪,樵箬不售,無以自資,輒自搒船送妻還孔氏,天晴復迎之。”

唐寒山《詩》之二四:“快搒三翼舟,善乘千裏馬。”

宋陸遊《南省宿直》詩之一:“誰知今夕幽窗夢,又搒扁舟上若耶。”

2.指行船途中停歇。

宋蘇轍《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風雪》詩:“莫發鄡陽市,曉搒彭蠡口。”

III

b·ng

ㄅㄤˇ

見“摽搒”。

阅读:926

●搒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