鰓
簡體鰓字的筆畫:17畫;繁體鰓字筆畫:20畫。
(鰓,鰓)
I
sāi
ㄙㄞ
〔《廣韻》蘇來切,平咍,心。〕
1.魚類的呼吸器官。在頭部的兩側,多為羽毛狀、板狀或絲狀,用來吸取溶解在水中的氧。
晉郭璞《江賦》:“或爆采以晃淵,或嚇鰓乎巖閒。”
唐李白《酬中都吏攜鬥酒雙魚於逆旅見贈》詩:“雙鰓呀呷鰭鬣張,蹳剌銀盤欲飛去。”
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鱗三·鱸魚》:“長僅數寸,狀微似鱖而色白,有黑點,巨口細鱗,有四鰓。”
2.代稱魚。
《文選·張協〈七命〉》:“潛鰓駭,驚翰起。”
李善註:“蘇林《漢書註》曰:鰓音魚鰓。今呼魚謂之鰓,猶呼車以為軫也。”
II
x·
ㄒ〡ˇ
同“葸”。
恐懼,畏難。
漢揚雄《太玄·密》:“密有口,小鰓。”
範望註:“鰓,難也。”參見“鰓鰓”。
阅读:137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