識
簡體識字的筆畫:7畫;繁體識字筆畫:19畫。
(識,識)
I
shí
ㄕˊ
〔《廣韻》賞職切,入職,書。〕
1.知道;瞭解。
《詩·大雅·皇矣》:“不識不知,順帝之則。”
宋王安石《送吳顯道》詩之二:“欲往城南望城北,此心炯炯君應識。”
明歸有光《〈山齋先生文集〉序》:“故上焉者能識性命之情,其次亦能達於治亂之跡。”
毛澤東《沁園春·雪》詞:“一代天驕,成吉思汗,隻識彎弓射大雕。”
2.認識;識別。
《史記·刺客列傳》:“﹝豫讓﹞行乞於市,其妻不識也。”
唐李白《與韓荊州書》:“生不用封萬戶侯,但願一識韓荊州。”
《資治通鑒·唐憲宗元和十四年》:“弘正初得師道首,疑其非真,召夏侯澄使識之。”
3.賞識。
晉幹寶《搜神記》卷四:“班進拜流涕,問:‘大人何因及此?’父雲:‘吾死不幸,見遣三年,今已二年矣,困苦不可處。知汝今為明府所識,可為吾陳之,乞免此役。’”
《北齊書·恩幸傳·韓鳳》:“後主親就眾中牽鳳手曰:‘都督看兒來。’因此被識,數喚共戲。”
4.知識;見解。
《莊子·山木》:“侗乎其無識,儻乎其怠疑。”
《舊唐書·劉子玄傳》:“史才須有三長,世無其人,故史才少也。三長:謂才也,學也,識也。”
孫犁《淡定集·〈文藝評論〉改進要點》:“識自學出,無學而自詡識高,雖充滿教訓口吻,淩厲姿態,其收效亦微。”
5.思想意識。
《後漢書·馬融傳論》:“既而羞曲士之節,惜不貲之軀,終以奢樂恣性,黨附成譏,固知識能匡欲者鮮矣。”
李賢註:“識,性也。”
南朝宋顏延之《五君詠·阮步兵》:“阮公雖淪跡,識密鑒亦洞。”
6.知覺。
南朝梁武帝《凈業賦》:“觀耳識之愛聲,亦如飛鳥之歸林。”
7.相識的朋友;知交。
唐劉禹錫《元日感懷》詩:“異鄉無舊識,車馬到門稀。”
宋蘇軾《與參寥子書》之二:“平生親識,亦斷往還,理故宜爾。”
8.通“適”。剛才。
《左傳·成公十六年》:“識見不穀而趨,無乃傷乎?”王引之《經傳釋詞》卷九:“識,猶‘適’也。”
II
zhì
ㄓˋ
〔《廣韻》職吏切,去誌,章。〕
1.旗幟。後作“幟”。
《漢書·王莽傳下》:“京師聞青徐賊眾數十萬人,訖無文號旌旗表識,鹹怪異之。”
顏師古註:“識,讀與幟同。”
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“前茅慮無”晉杜預註:“或曰時楚以茅為旌識。”
2.標誌;記號。
三國魏曹植《寶刀賦》序:“建安中,家父魏王乃命有司造寶刀五枚,三年乃就,以龍、虎、熊、馬、雀為識。”
《新唐書·忠義傳中·張巡》:“晨出戰,以碧帽為識。”
許地山《空山靈雨·別話》:“她笑,但白的被窩中所顯出來的笑容並不是歡樂底標識。”
3.做記號,加標記。
《周禮·考工記·匠人》:“為規,識日出之景與日入之景。”
明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·粵西遊日記一》:“一路採筍,盈握則置路隅,以識來徑。”
《續資治通鑒·宋孝宗乾道六年》:“其間有未便於人情、未安於聖心者,莫不朱黃識之,稍或可疑,必加改定,然後頒行。”
4.記住。
《易·大畜》: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,以畜其德。”
孔穎達疏:“故多記識前代之言,往賢之行,使多聞多見,以畜積己德。”
漢王充《論衡·遭虎》:“孔子曰:‘弟子識諸,苛政暴吏甚於虎也。’”
5.記載。
《漢書·匈奴傳上》:“於是說教單於左右疏記,以計識其人眾畜牧。”
顏師古註:“識亦記。”
宋曾鞏《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劄子》:“故堯舜性之也,而見於傳記,則皆有師,其史官識其行事,則皆曰‘若稽古’。”
魯迅《而已集·寫在〈勞動問題〉之前》:“魯迅識於廣州中山大學。”
6.特指古代鐘鼎上凸出的文字。
清劉獻廷《廣陽雜記》卷五:“案《博古圖》古器俱有款識,款謂陰字,是凹入者;識謂陽字,是凸出者。款在外,識在內……識音熾。”參見“款識”。
7.通“職”。職掌。
《管子·明法》:“百官識非惠也,刑罰必也。”
於省吾《雙劍誃諸子新證·管子》:“識職古同字。
《漢脩華嶽碑》、《周禮》‘識方氏’,假識為職,是其證。”
8.通“職”。相愛憐。
清王引之《經義述聞·通論上》:“有”:“識,通作職。
《方言》:‘憐職,愛也。’凡言相愛憐者,吳越之閒謂之憐職。”參見“識有”。
9.通“蘵”。草名。
《大戴禮記·夏小正》:“三月……采識。識,草也。”
王聘珍解詁:“識當為蘵,《爾雅》曰:‘蘵,黃蒢。’郭註雲:‘蘵草葉似酸漿,花小而白,中心黃,江東以作菹食。’”
阅读:135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