坰牧
(坰牧,坰牧)
猶坰外。亦指牧場。
《後漢書·班固傳下》:“若乃嘉穀靈草,奇獸神禽,應圖合諜,窮祥極瑞者,朝夕坰牧,日月邦畿,卓犖乎方州,羨溢乎要荒。”
李賢註:“坰牧,郊野也。”按,《爾雅·釋地》:“邑外謂之郊,郊外謂之牧,牧外謂之野,野外謂之林,林外謂之坰。”
漢陳琳《為曹洪與世子書》:“夫騄驥垂耳於坰牧,鴻雀戢翼於汙池。”
宋蘇轍《潁濱遺老傳下》:“若遂引而寘之於內,是猶畏盜賊之欲得財,而導之於寢室,知虎豹之欲食肉,而開之以坰牧,天下無此理也。”
明歸有光《馬政議》:“蓋修茶馬,而渥窪之產至矣;弛草地,而坰牧之息繁矣。”
阅读:141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