吠
吠字的筆畫:7畫;
fèi
ㄈㄟˋ
〔《廣韻》符廢切,去廢,奉。〕
1.狗叫。
《詩·召南·野有死麇》:“舒而脫脫兮,無感我帨兮,無使尨也吠。”
晉陶潛《歸園田居》詩之一:“狗吠深巷中,雞鳴桑樹巔。”
曹禺《日出》第一幕:“小東西由臥室裏跑出來,她驚慌地關上門,巴兒狗在門縫兒裏吠著。”
2.泛指動物鳴叫。
唐李嶠《為水潦災異陳情表》:“謬職之謗,或譏於畫虎續貂;敗官之尤,有議於諠盧吠鵲。”參見“吠蛤”。
3.比喻惡言攻擊。
《周書·趙善等傳論》:“自三方鼎峙,群雄競逐,俊能馳騖,各吠非主。”
宋許棐《喑犬說》:“犬瘖於聲者未必瘖於心也……視夫衛輒吠父,王莽吠君,管象吠兄弟,怒聲嘈嘈於天下後世耳。”
阅读:139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