愉愉
1.和順貌;和悅貌。
《禮記·祭義》:“齊齊乎其敬也,愉愉乎其忠也。”
孫希旦集解:“‘愉愉乎其忠’者,言其和順之發於誠也。”
《論語·鄉黨》:“私覿,愉愉如也。”
何晏集解引鄭玄曰:“愉愉,顏色和。”
唐韓愈《復誌賦》:“時乘閒以獲進兮,顏垂歡而愉愉。”
宋司馬光《答周同年書》:“今陛下慈愛寬仁,與群臣言,愉愉和顏色,如接賓友。”
清戴名世《撫盜論》:“而一二腐儒懦夫親見其禍如此其大,而以招撫為名,呴呴愉愉奉之。”
2.心情舒暢。
漢張衡《東京賦》:“我有嘉賓,其樂愉愉。”
唐柳公權《小說舊聞記·王鐸》:“﹝王鐸﹞於永寧裏第,別構書齋,每退朝,獨處其中,愉愉如也。”
阅读:173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