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柱

ok8.org > 詞典 > 天柱

1.古代神話中的支天之柱。

《淮南子·墬形訓》:“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,怒而觸不周之山,天柱折,地維絕。”

《神異經·中荒經》:“崑崙之山有銅柱焉,其高入天,所謂天柱也,圍三千裏周圓如削。”

唐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》:“地勢極而南溟深,天柱高而北辰遠。”

郭沫若《女神·女神之再生》詩:“黨徒們呀,快把你們的頭顱借給我來!快把這北方的天柱碰壞!碰壞!”

2.比喻負重任者。

田漢《關漢卿》第五場:“可是自從讀了文丞相的《正氣歌》,才知道現在也還有這樣不愧前人的地維、天柱,這就大大增加了我的勇氣了。”

3.耳的別名。

《太平禦覽》卷三六六引《長沙耆舊傳》:“太尉劉壽少遇相師,相師曰:‘耳為天柱,今君耳城郭,必典家邦。’”

4.山名。在山東平度縣北。

清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·山東七·萊州府》:“天柱山,州(平度州)北五十裏,絕頂巉巖,聳立如柱。”

5.山名。又名霍山。在今安徽。

西漢元封五年(公元前106年)武帝南巡,登其山,號為南嶽,即此。

《史記·孝武本紀》:“上巡南郡,至江陵而東,登禮潛之天柱山。”

裴駰集解引應劭曰:“潛縣屬廬江,南嶽霍山也。”

6.山名。在浙江省餘杭縣北。

清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·浙江二·杭州府》:“﹝大滌山﹞其右為天柱山,高六百六十丈……為第五十七福地。”

7.山名。

陝西岐山的別名。

清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·陝西四·鳳翔府》:“岐山亦曰天柱山。”

8.星名。屬於東方七宿中的角宿。

《晉書·天文誌上》:“三臺六星,兩兩而居,起文昌,列抵太微。一曰天柱,三公之位也。”

《星經》卷上:“天柱五星在紫微宮內,近東垣,主建教等二十四氣也。”

阅读:1536

●天柱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