峭
峭字的筆畫:10畫;
qiào
ㄑ〡ㄠˋ
〔《廣韻》七肖切,去笑,清。〕
1.陡直,高峻。
《楚辭·九章·悲回風》:“上高巖之峭岸兮,處雌蜺之標顛。”
南朝宋謝靈運《過始寧墅》詩:“巖峭嶺稠叠,洲縈渚連綿。”
宋王安石《清涼寺白雲庵》詩:“庵雲作頂峭無鄰,衣月為衿靜稱身。”
2.陡峻的山。
南朝宋傅亮《演慎論》:“夫據圖揮刃,愚夫不為;臨淵登峭,莫不惴慄。”
唐馬戴《題石甕寺》詩:“蘚壁松生峭,龕燈月照空。”
宋王安石《觀王氏雪圖》詩:“想有幽人遺世事,獨臨青峭倚長松。”
3.嚴峻,苛刻。
《韓非子·五蠹》:“故明王峭其法而嚴其刑也。”
漢王褒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宰相刻峭,大理峻法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奏啟》:“術在糾惡,勢必深峭。”
4.尖利。
唐姚合《除夜》詩之一:“寒猶近北峭,風漸向東生。”
宋梅堯臣《唐寺丞知南雄》詩:“逆水春風峭,孤舟掛席輕。”
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寄扇》:“炭冷香消,人瘦晚風峭。”
5.形容詩文立意或遣詞造句奇險、挺秀。
唐姚鵠《寄贈許璋少府》詩:“詩句峭無敵,文才清有餘。”
宋王安石《寄慎伯筠》詩:“多為峭句不姿媚,天骨老硬無皮膚。”
清沈覆《浮生六記·閨房記樂》:“昌黎取其渾,柳州取其峭。”
6.俊俏。
阅读:134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