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
簡體羅字的筆畫:8畫;繁體羅字筆畫:19畫。
(羅,羅)
I
luó
ㄌㄨㄛˊ
〔《廣韻》魯何切,平歌,來。〕
1.捕鳥的網。
《詩·王風·兔爰》:“有兔爰爰,雉離於羅。”
毛傳:“鳥網為羅。”
三國魏曹植《野田黃雀行》:“不見籬間雀,見鷂自投羅。”
宋司馬光《閑居》詩:“故人通貴絕相過,門外真堪置雀羅。”
2.指捕獸的網。
晉葛洪《抱樸子·譏惑》:“近人值政化之蚩役,庸民遭道網之絕紊,猶網魚之去水罟,圍獸之出陸羅也。”
章炳麟《駁建立孔教議》:“譬多張罝羅待雉兔,嘗試為之,無所堅信也。”
3.張網捕鳥。
《詩·小雅·鴛鴦》:“鴛鴦於飛,畢之羅之。”
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:“羅弊,致禽以祀坊。”
鄭玄註:“羅弊,罔止也。”
《新唐書·王世充傳》:“又羅取飛鳥,書符命於帛,繫鳥頸縱之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豢蛇》:“一少年入山羅鷹。”
4.羅致;招請。
《漢書·王莽傳上》:“網羅天下異能之士。”
宋梅堯臣《送正仲都官知睦州》詩:“灘上嚴子祠,繫船聊經過,其人當漢興,富貴不可羅。”
明陶宗儀《輟耕錄·發宋陵寢》:“厥後越有新治中來,聞其事,異其人。下車,首物色得之,亟拜,亟為禮,羅而致之館下。”
5.包羅。
《莊子·天下》:“萬物畢羅,莫足以歸。”
成玄英疏:“包羅庶物,囊括宇內。”
太平天國洪仁玕《二月下澣軍次遂安城北吟於行府》:“誌頂江山心欲奮,胸羅宇宙氣潛吞。”
6.約束,防範。
《漢書·刑法誌》:“今律令煩多而不約,自典文者不能分明,而欲羅元元之不逮,斯豈刑中之意哉!”宋王安石《上仁宗皇帝言事書》:“方今法嚴令具,所以羅天下之士,可謂密矣。”
7.陳列。
《楚辭·招魂》:“軒輬既低,步騎羅些。”
王逸註:“羅,列也。”
唐杜甫《贈衛八處士》詩:“問答未及已,驅兒羅酒漿。”
宋《送徐州舉人赴省試》詩:“昔時大禹致方物,神光玉色羅廣庭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胡氏》:“酬酢甚歡,前郤俱忘。命羅酒漿,遍犒從者,上下歡慰。”
8.分布;分散。
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:“時播百穀草木,淳化鳥獸蟲蛾,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。”
司馬貞索隱:“羅,廣布也。”
唐韓愈《南山詩》:“或羅若星離,或蓊若雲逗。”
9.阻止;遮攔。
《墨子·備高臨》:“城上以答羅矢。”參閱《通典·兵五》。
10.稀疏而輕軟的絲織品。
《楚辭·招魂》:“蒻阿拂壁,羅幬張些。”
王逸註:“羅,綺屬也。”
元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三本第二摺:“比及將暖帳輕彈,先揭起這梅紅羅軟簾偷看。”
11.細篩的一種。
元無名氏《藍采和》第一摺:“將著個瓦缾木缽白磁罐,抄化了些羅頭磨底薄麩麵。”
明宋應星《天工開物·粹精》:“凡麥經磨之後,幾番入羅,勤者不厭重復。”
12.用羅篩東西。
宋趙彥衛《雲麓漫鈔》卷二:“所取銀礦皆碎石,用臼搗碎,再上磨,以絹羅細,然後以水淘,黃者即石,棄去;黑者乃銀。”
梁斌《紅旗譜》十九:“春蘭說著,盡低了頭,眼睛也不擡一擡,隻是看著手羅面。”
13.英語gross省音譯。量詞。十二打為一羅。
14.通“罹”。遭遇。
《漢書·於定國傳》:“羅文法者於公所決皆不恨。”
顏師古註:“羅,罹也,遭也。”
漢劉楨《贈從弟》詩:“豈不羅凝寒,松柏有本性。”
15.通“罹”。憂愁。
《左傳·襄公八年》:“兆雲詢多,職競作羅。”
俞樾《群經平議·春秋左傳二》:“羅當讀為罹。
《爾雅·釋詁》:‘罹,憂也。’……‘職競作罹’者,職競作憂也。
《說文》無‘罹’字,蓋古字止以‘羅’為之。”
16.通“蘿”。女蘿。
《新唐書·楊收傳》:“琴通黃鍾、姑洗、無射三均,側出諸調,由羅蔦附灌木然。”
17.用同“鑼”。打擊樂器,銅製。
《清平山堂話本·戒指兒記》:“笙簫社火,羅鼓喧天。”
《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·包龍圖斷曹國舅公案傳》:“西廊下面同羅響,東廊怨鼓甚分明。”
18.用同“籮”。竹編的器物。
《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·花關索出身傳》:“我收得一羅金銀與他嫌少,要放火焚莊。”
19.古國名。
熊姓,在今湖北宜城西。
春秋時為楚所滅。
20.姓。
II
luo
˙ㄌㄨㄛ
語氣詞。
元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二摺:“沒則羅便罷,煩惱怎麽那唐三藏?”
阅读:135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