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第
I
下等;劣等。
漢王充《論衡·程材》:“論者以儒生不曉簿書,置之於下第。”
《後漢書·獻帝紀》:“試儒生四十餘人,上第賜位郎中,次太子舍人,下第者罷之。”
《晉書·杜預傳》:“在官一年以後,每歲言優者一人為上第,劣者一人為下第。”
《宋史·蔡幼學傳》:“帝覽之不懌,虞允文尤惡之。遂得下第,教授廣德軍。”
II
科舉時代考試不中者曰下第,又稱落第。
唐韋應物《送槐廣落第歸揚州》詩:“下第常稱屈,少年心獨輕。”
宋《燕翼詒謀錄》卷一:“開寶六年,下第人徐士廉撾登聞鼓,言久困場屋。”
清徐士鑾《宋艷·傅會》:“魏人王山,能為詩,標韻清卓。因省試下第,薄遊東海。”
阅读:129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