磑磑
(磑磑,硙硙)
1.高峻貌。
《文選·宋玉<高唐賦>》:“盤岸巑岏,裖陳磑磑。”
李善註:“磑磑,高貌。”
張銑註:“巑岏、磑磑,皆山之峻大貌。”
《文選·王延壽<魯靈光殿賦>》:“汩磑磑以璀璨,赫燡燡而燭坤。”
李周翰註:“磑磑,峻貌。”
2.堆積貌。
《漢書·禮樂誌》:“磑磑即即,師象山則。”
顏師古註引孟康曰:“磑磑,崇積也。”
唐獨孤及《瑯玡溪述》:“怪石磑磑,湧湍潺潺,洞壑無底,雲興其間。”
清王又旦《自千尺嶂緣猢猻愁行》:“萬狀石磑磑,紛垂繘纚纚。”
3.堅固貌。
《文選·張衡<思玄賦>》:“行積冰之磑磑兮,清泉沍而不流。”
李善註引《方言》:“磑磑,堅也。”
4.潔白光亮貌。
《文選·枚乘<七發>》:“白刃磑磑,矛戟交錯。”
李善註:“《六韜·書刀銘》曰:‘刀刺磑磑。’牛哀切。”五臣本作“皚皚”。
呂延濟註:“皚皚,白色。”
清方以智《<東西均>記》:“跳北趼南,數履磑磑之刃,視死如鼻端,色不少變,心更折之。”
茅盾《虹》十:“接著便來了白磑磑的雪,一次又一次的冰,灰色陰沈的天空。”
阅读:128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