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孫
(耳孫,耳孫)
《漢書·惠帝紀》:“上造以上及內外公孫耳孫有罪當刑及當為城旦舂者,皆耐為鬼薪白粲。”
顏師古註引應劭曰:“耳孫者,玄孫之子也。言去其曾高益遠,但耳聞之也。”又引李斐曰:“耳孫,曾孫也。”又引晉灼曰:“耳孫,玄孫之曾孫也。”
顏師古註:“耳孫,諸說不同。據《平紀》及《諸侯王表》,說梁孝王玄孫之耳孫。耳音仍……據《爾雅》:‘曾孫之子為玄孫,玄孫之子為來孫,來孫之子為昆孫,昆孫之子為仍孫。’從己而數,是為八葉,則與晉說相同。仍、耳聲相近,蓋一號也。”按,《類篇·耳部》:“昆孫之子為耳孫。”後多以“耳孫”泛指遠代子孫。
金段成己《題梁氏靜樂堂》詩:“叔敬有耳孫,犖犖與時異。”
明唐寅《世壽堂》詩:“雞窠小兒是鼻祖,鳩枝老子為耳孫。”
清沈濤《交翠軒筆記》卷四:“林霽山《孤山》詩:‘耳孫今白髮,酹酒滿寒蕪。’”章炳麟《秦政記》:“明制貴其宗室孽子,諸王雖不與政柄,而公卿為伏謁;耳孫疏屬,皆氣稟於縣官。”
阅读:135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