咮
咮字的筆畫:9畫;
I
zhòu
ㄓㄡˋ
〔《廣韻》陟救切,去宥,知。〕
〔《廣韻》張流切,平尤,知。〕
1.禽鳥嘴。
《詩·曹風·候人》:“維鵜在梁,不濡其咮。”
毛傳:“咮,喙也。”
唐柳宗元《吊屈原文》:“牝雞咿嚘兮,孤雄束咮。”
宋梅堯臣《啄木》詩之一:“朝啄不停咮,暮啄不充腸。”
清納蘭性德《浪淘沙》詞之二:“紅咮啄花殘,獨自憑欄。”
2.指像鳥嘴一樣的東西。
《廣韻·平尤》:“咮,曲喙。”
清方以智《物理小識·飲食類》:“其頂圩使盛冷水,其邊為通槽,而以一咮流出其餾露也。”
3.即柳宿。星宿名。
《左傳·襄公九年》:“咮為鶉火,心為大火。”
孔穎達疏:“咮,謂柳也。”
II
zhù
ㄓㄨˋ
〔《廣韻》中句切,去遇,知。〕
鳥聲。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丐仙》:“異鳥成群,亂哢清咮,仿彿暮春時。”
III
zhū
ㄓㄨ
〔《廣韻》章俱切,平虞,章。〕
見“咮咮”。
IV
rú
ㄖㄨˊ
〔《集韻》汝朱切,平虞,日。〕
欲言又止。參見“咮嚅”。
阅读:136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